赏析《登岳阳楼》
昨日答案:①似参星、商星一般的“不相见”竟是人生常态,融入时代乱离的色彩。②见面时悲喜交集,以至于反问“今夕复何夕”,可见社会动荡不安。③惊讶于亲朋故友离世之多,暗示着干戈乱离。④“焉知”二句既含有重见的惊喜,又含有活着的庆幸,体现乱离时代生存之不易。
今天我们赏析《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写早就听闻洞庭湖的盛名,今日才登上岳阳楼来观望。这是为下面写洞庭湖来“蓄势”。
颔联写洞庭分裂吴、楚两地,吞吐日月星辰,浩瀚无边,气势宏伟。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吴楚坼”“乾坤浮”隐喻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稳定,为尾联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铺垫。
颈联写自己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用洞庭湖的宏阔反衬诗人的孤独,从而引出对年老多病、孤舟漂泊的愁苦之情的抒发。
尾联写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诗人倚靠楼窗,老泪横流,不仅有感于自己凄苦的人生,更是因为国家战乱未平。
这首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诗中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有关岳阳楼,孟浩然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大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范仲淹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历代文人为岳阳楼留下饱含情感的笔墨,使它在国人心中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每日一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登楼抒怀之作,诗人登上神往己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想到个人之悲和国事之伤,感慨万千。
B. 从写景的境界来看,颔联虽然广阔宏大,但不如孟浩然咏叹洞庭湖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高远。
C. “今”“昔”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
D. 诗人将江山的壮阔与个人胸襟的博大相互映衬,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明天揭晓答案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