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经常听到人说谁谁谁又在“幺蛾子”了,或“出幺蛾子”了,莫名所以。查了一下《汉语方言大词典》,发现是北方方言流行语本地。
【幺娥儿】意外生枝:真没想到又出~了。
怪主意,坏点子:平白无事别出~!
【幺蛾儿】冀鲁官话,山东聊城,不顺利的情况;意外的事情:他走的那么急,出了什么~了?
不顺利:净出的~事。
【幺娥子】怪主意,坏点子。北京官话。
【幺鹅子】同上。
一、网上解说《现代汉语词典》收有“幺蛾子”一词,“幺蛾子”是北京、天津一带方言,“鬼点子”、“馊主意”,而在各种方言词典中,它的词形多变,譬如可以写作:幺鹅子,幺娥子,幺娥儿,幺蛾儿,吆蛾子等。
据以上情况来看,显然“幺蛾子”及其各种变化的词形用字都包含着一些记音字。因此,有必要搞清它的本源,弄清它的原义由来及其本字。本文据各种语言材料,考证出“幺”是“夭”的通假字,“蛾”“鹅”、“娥”等是“俄”的通假字,“子”或“儿”是名词性的词缀。其本义为“倾侧的”,也就是“不正的”,如同我们当今常说的“歪门邪道”。
为什么写作“幺”呢?这与骨牌、骰子中的“一点”有关。《日知录》:骰子之谓一为幺是也。骰子有“幺蛾子”俗称。幺蛾——一点与斜三点形状。
在“牌九”牌中有一张牌“上一点”“下三点”,在天津方言中称为“幺蛾儿”,念做“yaoner”。有种牌九游戏叫做“顶牛儿”,玩的时候同点相连。当出到一点有人出"幺蛾儿"牌时,其余人只能出“三六”与三点相接,否则就得扣牌,这是顶牛的规则。最后扣牌的点数越多输得越多。因而出幺蛾儿子在游戏时,就是让别人输,让自己赢。这是出幺蛾子的出处。后来幺蛾儿子的意思就演变成出损人利己的招数。
有些地方也作妖蛾子。(360百科)
二、“幺蛾子”解义我们要解释“幺蛾子”,先看“委蛇”“妖艷儿”“妖艷儿习发”的意思。
(一)委蛇
【委蛇】《广雅·释训》“~,窊衺也”王念孙疏证:“衺貌谓之委蛇,曲貌亦谓之委蛇。”
“~~”马瑞辰传笺通释:“~,本人行衺曲之貌,路之纡曲亦谓之~,旗之舒卷亦谓之~,声之诎曲亦谓之~。”(诗·召南·羔羊)wēi yí
“窊衺”就是“歪斜、邪曲”。“幺蛾(子)”不就跟“歪斜、邪曲”关联吗?也就是网上解释的“倾侧的”、“不正的”那个意思。
(二)妖艷儿
【妖艷儿】①妖艷,妖里妖气:不要看她都四五十岁了,还~得很喃!②名堂多,花样多:一会儿又是一个想法,你才~哩!③调皮;捣蛋:只要紧箍咒一念,哪个还敢~?④抖,摆阔:人家有钱,该他~!
四个意思一脉相承。妖精八怪(八,悖也;悖,乱也。跟胡说八道之“八”同)、妖精十怪(妖精失怪),是妖艷儿的程度加深。花样多,花招多,重庆也说“屁大~的”。
(三)妖艷儿习发
【妖艷儿习法】大概是广安一代的说法,意思跟“妖艷儿”和“妖精八怪”“妖精十怪”意思差不多:
你一天风扯扯的,一哈弄个(恁个),一哈那个,硬是~的!
“妖艷习法”,涂光禄先生作“妖言邪法”。“邪法”写法较妥:
【妖言邪法】(贵阳、黔北片、桐梓)表示不满、抗议;违抗:要是哪个敢~,就要着[zao2]脑壳。(贵州汉语方言特色词语汇编)
“不满、抗议;违抗”云云,跟“捣蛋”义相近,实际上就是“妖精八怪”“妖精十怪”等的那个意思。
(三)妖艷→妖冶→幺蛾(子)→委蛇:歪邪
【妖艳】“冶容诲淫”王夫之稗疏:“冶训为妖艳之词者,非生成之妍美,乃妆饰之谓也。”(易·系辞上)
“装饰”,做假也。
【冶容】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系辞上)
【妖乙】妖冶;美丽而不正派。客话。罗翙云《客方言·释词》:“故作姿媚曰妖乙。妖乙为妖冶之声转。说文妖冶,女态也。今谓女人作姿炫美专事装饰为妖冶,冶声如乙。”
【妖冶】《玉篇·冫部》:“冶,妖冶。”《玄应音义》卷十二“妖冶”注引《周易》“冶容诲淫”刘瓛注:“冶,妖冶。”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女子妖冶其容。”(易·系辞上)
【摇曳】妖冶。吴语,浙江金华岩下:这个农(人)吓农(很)摇曳的。
【妖二】妖冶。西南官话,贵州清镇。
按:川渝称“妖二妖三的”,当即顺着“妖二”之“二”二而拉出“三”的。
【冶夷】“眇䁘冶夷”李善注:“冶夷,妖媚之貌。”(文选·木华《海赋》)
【伊优】“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肮脏依门边”李善注:“屈曲佞媚貌。”(文选·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还有“妖斜、妖邪、夭斜、夭邪”等数十种形态,不一一。山西阳曲)(晋语)的【妖调婆】(妖里妖气的女人),可以读成“窈窕/妖佻婆”。最接近“幺蛾(子)”的当是“妖孽”(参考前边引得网上“yaoner”):
【妖孽】发坏作恶。中原官话,江苏徐州:那个孩子真~。
四、打屙屎注意、放屙屎筏子(一)打屙屎主意
【打屙屎主意】出馊主意:怎么~啊!(还乡记)(四川方言词典)
“打屙屎主意”最直接的表述应该是打“投机取巧的主意”,类似于“打懒主意”。因此,“屙屎”当是个及因此。“屙屎”宜作“偶䁟”
【偶䁟】:《经义述闻·书·暂遇奸宄》“淮南原道篇曰:偶䁟智故,曲巧诈伪”王引之按:“人邪谓之偶䁟。”五口切,上厚疑。五遘切。侯部。
按:“偶”即“喎呙歪”等,“䁟”,用同“槎”,邪斫也。“偶䁟”可以参考“倭堕”“徍徥”:
【倭堕】《集韵·果韵》:“倭,倭堕,髻也。”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倭,乌果切,上果影。
【徍徥】《集韵·佳韵》:“徍,徍徥,邪行皃。”《集韵》于佳切,平佳影;承纸切,上纸禅。池尔切。支部。
倭堕,歪在一侧的发髻。
(二)放屙屎筏子
川渝称躲避责任、偷逃责任或叫“兔(儿)”,或叫“散筏[pá]子”(“草不黄俗话说”144-145《草鞋船 杯渡 散pá子》),或叫“放屙屎筏[pá]子”。“屙屎”亦当与“偶䁟”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