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三年级四班的谢思源同学,因为对橘子洲头文化墙上张贴的《沁园春·长沙》最后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使用问号产生质疑,并通过请教老师、查询资料等方式,进行研究,最终发现,*手稿上用的是“句号”,而高中教材以及很多的正式出版物用的是“问号”,便写信给教育部长怀进鹏。而教育部对此也非常重视,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联系谢思源小朋友,表示将会考虑谢思源同学的相关建议,在今后的出版物中对相关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没有正面回答究竟该用问号还是句号,那么,到底该用什么符号呢?
要做出最终的判断,还得从这一首词说起。
一、《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众所周知,作为一代伟人,*既是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革命家,又是近现代伟大的作家、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造诣,在近现代无人能出其右。最有名的典故,就是国共重庆谈判的时候,柳亚子等发表了*的《沁园春·雪》,一时之间,人人传颂,洛阳纸贵。蒋介石专门安排若干文人作词,试图盖过,结果是铩羽而归,引为笑谈。为人颇为狂傲的柳亚子,自愧弗如,感叹道:余词坛跋扈,不自讳其狂,技痒效颦,以视润之,始逊一筹,殊自愧汗耳。
这一首《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9-11月期间(由“独立寒秋”推知)。彼时,*作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从湖南到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担任代理宣传部长)。那个时候,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形成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满怀革命的激情,重游橘子洲后沿湘江而下,投身革命的洪流。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二、《沁园春·长沙》抒发的情感先看这一首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或者“?”)
稍作阐释:
独自伫立在寒冷的橘子洲头,眺望湘江碧水一路北流。千山万峰红得烂漫,层层树林好像染过一样;江水清澈澄碧,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翱翔,鱼在清澈的水畅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我思绪万千,不禁要问:谁能主宰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
回想过去,我和同学经常携手来此游玩,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些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萦绕在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踌躇满志,壮志豪情,评论国家大事。我们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视那些军阀官僚如同粪土。(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在江水深处拍水畅游,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飞驰而来的船舶(“。”或者“?”)
这一首词,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而景中寓情,将大革命的形势,寓于其中;还借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词的下阕叙事、抒情,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整个这一首词,以情为经,以景为纬,经纬交织,情景合一,浑然一体,至今读来,顿生胸中丘壑,豪情溢于胸怀。
三、“浪遏飞舟”后的标点有4个版本按照报道的说法,《沁园春·长沙》最后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最后的标点有句号、问号两种标法。事实上,还有两种标法,即不加注标点和感叹号两种。
查阅*诗词手稿,这一首词也有两种,一种是“句号”,一种是不加标点(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