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典故,人云亦云的具体事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1-28 13:36:48

人云亦云典故,人云亦云的具体事例(1)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过度自信,一味的盲从和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往往有这几种人都不会成功。王阳明曾说过:“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丢掉那些盗取本心的杂念,人的心灵才能宁静从容。其实人生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我们应该学会怎么修心,这样才会拥有强大的心灵。

1 过度的自信,偷走你的谨慎

王阳明自幼出身在书香门第,父亲是状元郎,自己也是伴随着异象出生,并且天资聪慧,七岁就会作诗。正是这传奇的前半生,让王阳明添加了一个缺点,那就是“过度自信”。

在他在任刑部主事一职时,发现有人偷偷的用犯人的伙食喂猪,等猪长大了再卖掉分赃。面对这种中饱私囊的现象,王阳明自然是看不下去,他没有和上级做出任何请示,就废除了这种陋习。

王阳明这么做的出发点让人佩服,然而,他的这种过度自信的僭越行为是官场上的大忌,他的上级容不得他这样任性妄为。

后来,王阳明又因为正面对抗大太监刘瑾,被贬谪至贵州龙场,看到了官场最真实的一面,他终于顿悟了。多年之后,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这样反思了自命不凡的害处:“这个问题是人的大病根。

譬如在一丈见方的土地里,种上同样大的一棵树,雨露的滋养、土壤的肥力,只够滋养大树。上面却被大树的叶子遮盖,下面呢,又被这树根盘踞,纵然想在四边种些庄稼,也会是种什么死什么。只有砍倒这棵树,就连一点儿须根都不要留,才能种植好庄稼。不然,任凭你辛苦耕耘,也只能滋养这树根。”

不仅是圣人,我们很多人都遭受着过度自信的影响。过度自信其实是很不理智的,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这种高估毫无益处,只会蒙蔽自己的心灵。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想让自己的心灵变成一片沃土,要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定位,连根铲除这棵自负的大树。要知道,今天的自命不凡,就是明天的回头无岸。

2 无知的盲从,偷走你的本心

《笑林》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东汉的司徒崔烈想给鲍坚升官,让他当自己的属员。鲍坚即将拜见崔烈,但是他很担心自己在面见崔烈的时候出错,所以他就向在他之前来了的人请教。

有人提示他:“跟着司仪官说的就行了”。等到鲍坚拜见的时候,司仪说可拜,他也跟着说可拜。司仪说就位,他就跟着说就位。期间,有个人穿着鞋上榻,快要离席的时候,却找不到自己的鞋子了。司仪好心提醒一句“鞋在脚上”,鲍坚也学舌道“鞋在脚上”。这就是典故“人云亦云”的由来。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做事不愿意自己思考,只是盲目跟随他人的行动。

这两年,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一些小吃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这些东西先是在网络上被年轻人们晒出来追捧,之后就会发现有不少人在店铺门口大排长龙,好像真像这么回事。

但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所谓的“好吃”,都是靠“托儿”支撑起来的。那些所谓在排队的人,都是拿着“报酬”在排队,而这中小吃本身的卫生条件,还是难以明说的。

这种行为,利用的正是人们的“从众心理”。跟从大众很简单,只要顺从人的本能,站到人多的那一方就好了。真正困难的是保持清醒,因为真理有时候会在少数人手上。

《战国策》中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无聊的流言说多了,也会在大众心里变成真理。愚蠢的人只知道跟风看热闹,而聪明人能学会理智思考,在人潮之中保持真我。王阳明将自己的一生概括为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求”。迷失了心中光明的人,也就是在大众的评论里丢掉了自己的人生。

3 未经思考的偏见,偷走你的修养

当年王阳明的心学一经问世,就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读书人指责他传播异端学说。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己都不了解心学,就设立了一道关于心学的科举考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舆论暴力。这些人的做法,很能说明“偏见”的心态。

《菜根谭》中有一句明白话:“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物欲未必可以伤害别人的心境,但是偏见能。偏见就是那个刺伤人心的恶贼。

对于偏见,王阳明自有一番心得:有一天,王阳明的学生来到他面前抱怨:“他们根本不懂您的心学却攻击您,真的令人恼火!”王阳明淡然地说:“看来我们的宣讲做的还不够,世人还不太了解我们。”

而在王阳明声名鹊起之后,另一位哲学天才王艮前来拜会。这王艮行为乖张,被世人成为“狂生”,最开始,这个奇特的年轻人故意穿着奇装异服,假意来拜师。王阳明看他,就知道他这是自我炒作,想借自己的名声出名。可是王阳明接纳了王艮,不光精心传授学问,还热情地照顾他吃住。终于,王艮被面前这位师长感动了,心悦诚服地拜王阳明为师。

尽管王艮难改狂生本色,始终学不会王阳明要求的稳重安静,可以说是王阳明门下最有个性的学生。但是,这并不妨碍王阳明赞赏他的哲学才华,当众称赞他是个聪明的弟子。

聪明的人不会让自己被偏见伤害,更不会用偏见刺伤他人的心。想要让一个人彻底放下偏见,很难。正因困难,我们更应该三思而行,别被外界的人云亦云蒙蔽了自己的内心。

4 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偷走你的智慧

我们喜爱的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就碰到过一个爱耍小聪明的人。有一天,他乘坐飞机出远门,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耽搁了,已经登机的人只能回到候机室。过了一会又说可以起飞,大家再次登机。乘客都坐稳了,却发现多了一个,究竟是谁在逃票也没人认,只能挨个检查。

按理来说,逃票的人就该自觉点,早晚被发现,还不如自己知趣地离开。可是她自作聪明,自认为不会被发现,最后还是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地走开。她没有这次航班的票,又是怎么混上来的?原来此人还有点小聪明。她原本买了这次航班的机票,看到起飞延误了,就改签了其它航班。可是意外发生了,她换的那个航班也晚点了,而原来的飞机眼看就要起飞,于是她转回来拿着作废的登机牌混上了飞机。就是因为她的自作聪明,所有人都得多等一小时。而她自己也没有占到便宜,被航空公司加入了失信名单。

爱耍小聪明的人之所以令人讨厌,是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了,无视他人的感受,完全就是损人不利己。王阳明认为:“诚是心的本体,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功夫,真正的心思,本体最虔诚,最不娇柔造作,最真诚的东西。永远保持一个初心,永远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做到光明磊落,坦白纯洁,永远本心。”

因为一点点小聪明就抛下自己的真诚,这样的人生是不可取的。这种人暂时占用了更多资源,看似是得了便宜,却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吃了大亏。

《菜根谭》中也曾经提到:“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真正聪明的人,那些小小的事情上面不会计较很多;而愚蠢到了极致的人,总是爱在一点小事上打如意算盘。

丢掉小聪明,才能获得真正的聪明。修成人生的大智慧。大家都是明白人,谁也不会比谁傻,耍小聪明的人都得罪了谁,人家心里很清楚!

王阳明曾经劝诫世人:“心即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不合于理,就是存有私心,如果把心和理分开来说,大概也不妥当。” 想要修好这一生,首先就要学会修心;想要修好这颗心,首先既要剔除不合于理的私心。愿我们都能破除心中之贼,用更强大的心灵,拥抱更美好的人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