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放学后,我正在进行课后服务的管理。恰好年级组长经过,站在教室门口问:“五单元的练习卷子判了吗?那错的,真叫个惨不忍睹。”这份练习,我们班也做了,还没顾上判。“我觉得不至于啊。说明文单元,不难啊。”“你看看吧。扣个二三十分的大有人在。”
周末,一口气判完了卷面,果然非常刺激。不得不静下心来,好好总结梳理一下关于说明文阅读与习作的点点滴滴。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个习作单元,由不同种类的说明文构成,帮助学生在过往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特点,并尝试写写说明文。相比于记叙文、文言文,说明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无疑是简单的。这也是为什么通常到了六年级,试卷上就很少出现说明文阅读的原因。即便出现了,说明性的文字也往往只是作为非连续性文本中的一部分。下面,就来尝试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说明文”。
小学阶段遇到的说明文具备以下显要特点:
1. 围绕说明对象,文章会介绍它的多个特点,特点间通常具有不易被察觉的内在联系;
2. 一段话只写说明对象的一个特点;
3. 特点会用明确的词语直接写在文章中,且往往出现在本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4. 每一个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都具有凸显说明对象特点的作用。
依据上述的特点,在说明文的阅读理解中,题目往往属于如下几种题型:
1. 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说明对象的?
2. 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3. 文中加点的字或词语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 句子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下面,针对四种主要题型梳理相应的答题规则和答题技巧。
第一种: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说明对象的?
小学阶段说明文显要特点的第2点是“一段话只写说明对象的一个特点”。大部分时候,说明对象的一个特点只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述,鲜有用2-3段话说明一个特点的情况。所以,基本上数清自然段、找到关键句就足以解决问题了。
要注意,首、尾段时常用来完善文章结构,不承担主要的说明作用。这种情况,首尾段的内容不在回答本题的考虑范围之内。
第二种: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小学阶段,首先要注意区分四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列数字。不是所有的数字都是在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记得说明文的显要特点吗?“每一个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都具有凸显说明对象特点的作用。”有些数字,比如:2024年,通常不能起到突出特点的作用。因此,像年份这样的数字,往往不是在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它只是个恰好出现的数字而已。
作比较。和关于列数字的说明一样,要注意,并不是说只要出现了说明对象之外的另一种事物,就一定是在作比较。作比较的目的,同样是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这是关键。插一句,写作中的作比较要怎么用呢?要写鲸的体型大,就要和大象比,比“大”还“大”,才是真的大。如果和蚂蚁比,表达效果一定是不好的。
举例子。最强调的就是一个“真”,真人真事才是举例子,才能增强说明文的说服力。“我国”“一次”“长江中下游地区”之类的词语,都证明了真实的发生。这样的词,往往标志着作者正在使用“举例子”。
打比方。在说明文里它叫打比方,在其它的文体中,它还叫比喻。以前你是怎么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的,现在就用同样的方法去判断打比方吧。本体、喻体、比喻词,都是标志和依据。
确认了说明方法,再来说“好处”。
列数字,准确具体。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无处不在诠释什么叫准确具体。比如:中国人说少许、适量。西方人用1勺、1克。
作比较:鲜明生动。比,就是要比出个震撼人心。差异不大,如何作比较?差异够大,特点自然鲜明。也插一句,写作时,与说明对象相比较之物务必源于大众熟识的生活。选一众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作比之物,无生动可言,不如不比。
举例子:真实有力。刚刚说过,举例子主打的就是个“真”。生活中的小事是真,历史上的大事是真,越真越能说服人,越真越有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这个词熟,比喻的好处就是生动形象。比喻的别名叫打比方,称呼变了,但好处还是那个好处。
综上,当你被问到划线句子的好处是什么时,套路就出现了:“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鲜明生动/真实有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的XXXX,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例:“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生动的说明了太阳体积大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第三种:文中加点的字或词语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首先,去掉一定是不能的。说明文的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准确、科学、严谨,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去掉,这些特点又从何谈起呢?
其次,想要说明为什么不可以去掉,通常需要说明以下四点:
1. 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2. 整句话的原意是什么;
3. 去掉这个词之后,意思会变成什么;
4. 少了“它”,说明文的特点就不存在了。
例:“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划线句子中的“约”能去掉吗?
答:“约”字不能去掉。约,表示的是大概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的体积大概有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那么大;去掉“约”字后,意思变成了太阳的体积正好有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那么大。句子意思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说明文科学、准确、严谨的特点。
第四种:句子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不二法门,代词(这、那、它……)指代的内容往前一句少。切记,照着原文的表达来写,一个字都不能差地抄。它太科学、准确、严谨了,差一点儿都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