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无法在企业获得任何寸进时,辞职这个念头一直环绕在我脑海之中,而或许是看出了我的纠结,总经理主动找到了我。
我之所以纠结,在于我的第一次“开窍”完全来自于总经理的指导,此时选择辞职,多少有些对不起我的“恩师”。
总经理找到我,我本以为是想要安抚我,但他的话,却让我百感交集:“公司如今能为你提供的发展空间有限,如果你有更好的去处,我支持你走”。
这句话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试探,但总经理接下来的话,让我意识到他并非试探:“你如果想更好发展的话,我给你介绍一位朋友,你可以去互联网公司试一下”。
总经理这位朋友,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任职高管,我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得以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
每一个新环境,都意味着挑战,而挑战,恰恰是一个人思维得以快速成长的过程,初入互联网公司的我,自然有一大堆知识需要恶补。
彼时的我,其实是高傲的,自认为思维深邃,有着主动思考能力的我,既看不起一些同事,更看不起我们公司的用户。
许多用户在我看来,既有些无理取闹,又表现得十分愚昧,明明简单的功能,他们却总会做出一些奇怪的操作。
对用户的轻蔑,很快便引起部门经理的警惕,他告诉我,用户并不是不够聪明,相反他们在社会中可能是称得上精英的那批人。
他们只不过是对互联网不够了解,而我们的目的,则是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人,也能快速上手我们的产品。
对用户、对同事的不屑,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在我看来平庸的同事,其实在许多环节都拥有着我所无法媲美的能力,而一直被我所诟病的用户,其实在调查问卷中表现出的收入,是我无法媲美的。
在对自我的高度评价,与对他人过低评价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冲突的过程,因为现实一直在于我的预想冲突。
这种不断拉扯的冲突,其实在无意中改变着我,我很快便迎来了第二次“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