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深处,总有一些隐秘的*,像孕育在暗处的种子,静静等待时机萌发。觊觎,就是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词,它道出了人性中一种特殊的渴求状态。
一、"觊觎"字的正确读音和字义解释读音:【jì yú】
"觊"字拼音为jì,意为窥视,觎视。"觎"字拼音为yú,意为贪求,妄想得到。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就有了觊觎的含义,即贪婪地渴望得到。
在字形结构上,"觊"字由"几"和"见"组成,"觎"字则由"角"和"布"构成。
字义
1. 觊觎常用来形容一种强烈的*,尤其是对权力、财富或美色的渴求。
2. 它也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垂涎欲滴、蠢蠢欲动的状态,表达一种蓄谋已久、伺机而动的心理。
3. 在某些语境下,觊觎还带有一丝不可告人、见不得光的意味,暗示了一种不正当的觊觎。
二、从"觊觎"看古人对*的认识在古代文献中,"觊觎"常常与权力和*挂钩。
《汉书·王莽传》中有"久觊觎汉祚"一句,形容王莽对汉朝江山的觊觎之心。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内觊觎汉室",揭示了曹操窥伺汉室、意图篡位的野心。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家红烛观歌舞。长安醉客舞翩翩,豪贵多因觊觎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秦中吟》中,用"觊觎"来控诉那些仗势欺人、巧取豪夺的权贵之徒。
这些例子表明,古人对觊觎之心是有清醒认识的。在他们看来,觊觎往往与权力和私欲相伴,是一种需要警惕和约束的情绪。
三、觊觎、觑觎和垂涎异同辨析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两个与"觊觎"意思相近的词,即"觑觎"和"垂涎"。
觑觎:觑,音qù,意为斜视,怒视。觑觎与觊觎意思相近,也是指贪婪地盯着某物,渴望得到。
垂涎:形容馋涎欲滴、十分眼馋的样子。与觊觎相比,垂涎更侧重于对食物的渴求。
虽然三者都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欲求,但在使用场合和感情色彩上还是有所不同:
1. 觊觎常用于权力、地位、财富等方面,带有一种蓄谋已久、伺机而动的意味,有时还暗含一丝不可告人的感觉。
2. 觑觎语义与觊觎相近,但更强调一种耐心窥伺、静候时机的状态。
3. 垂涎多形容对食物的渴求,有一种馋涎欲滴、迫不及待的感觉,通常不含贬义。
4. 觊觎和觑觎常用于书面语,尤其是在描述历史人物或权力斗争时,而垂涎则多见于口语。
四、透过觊觎二字看人性"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透过"觊觎"一词,我们得以管窥人性的一些本质。
*是人之常情,适度的*可以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但一旦*膨胀,变成了觊觎,反而会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
"欲令智昏,利令心惑。"放任*的结果,往往是丧失理智,迷失自我。那些深陷权力漩涡、被*裹挟的觊觎者,往往就是这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摒弃不切实际的奢望,回归淡泊宁静,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从容,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觊觎无处不在,各种诱惑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心智。保持清醒的认识,管控自己的*,或许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修习的人生功课。
觊觎,小小两个字,道尽千古人心。让我们以史为鉴,以古喻今,在认清觊觎本质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多一分觉察,少一些觊觎,多一些淡定从容,方能无悔今生,不负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