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意志力。人往往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却很难,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世上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世上真正有力量的人是能够控制自己情绪、感情和行动的人,这种力量就是定力。有了定力,人就会专注,就不会偏离目标,就会潜下心来去做好一件事情,没有定力,人就会变得浮躁,坐立不安,无所适从,虚度光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会抵制不住俗世的诱惑及自身*的驱使,或随波逐流,游移无定;或浅尝则止、一事无成;或偏离了自己的目标、误入歧途。等等不一而足。 传统文化以对定力极为推崇,古人所说的“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佛家讲得“禅定”,兵家推崇的“不动如山,静若处子”。诸葛亮《戒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所倡导的静,都是定力的外在表现。应该说,定力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反映了思想的成熟及深邃程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生的祸福成败、荣辱兴衰休戚相关。凡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有坚强定力的人,他们不但能够抵制外界的诱惑,而且能够克制自己一些作为人性共同的弱点,比如惰性,追求享乐,贪慕虚荣等。否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任由自己的*无休止的膨胀,就无异于是自掘坟墓,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