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而言,西北战事再起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不得不说,雍正皇帝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仅就其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的决定就能完成至少三个目的:壮大自身势力、控制西北军权、转移反对声音。只是,在年羹尧平定叛乱的过程中,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
久经沙场、深通军事的年羹尧,都不知道叛军主力何在;为何从未参与到军事行动,甚至从未到过西北的邬思道,就能明确叛军主力就在法轮寺?
其实,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年羹尧一直在“知而不道”,邬思道则是“道而不知”。
其实,邬思道前往西北押送粮草,并不是为了帮助年羹尧,而是最后一次帮助雍正皇帝!
西北战事进行胶着状态以后,年羹尧每天就只有两项工作:第一,诛*侦察敌情不利的士兵;第二,诛*粮草供应不利的官员。而年羹尧则吃着烧烤、喝着酒,全然没有着急上火的模样。
年羹尧为什么不着急?
平定叛乱,功成名就,回京后势必会加官进爵,权倾朝野;战事失败或者劳师靡众、拖延太久,雍正皇权不稳,年羹尧项上的人头恐怕也会不保。这种两极分化如此严重的对比性结果存在,年羹尧为啥还是不着急?
因为这场战争对于年羹尧而言,是唯一一次能够要挟雍正皇帝给予更多赏赐,甚至将其晋封为“西北王”的机会。
1、重用年羹尧,让雍正皇帝得罪了几乎满朝文武,如果年羹尧再不能取胜,雍正皇帝的权威将会沦落到何种地步,可想而知。
2、刚刚登基,本就立足不稳的雍正皇帝,还面临着诸多负面舆论的包裹,西北战事再起无疑能有效转移朝廷中敌对势力的视线。但如果战事失败,雍正皇帝将会彻底进入被动状态,甚至再难翻身。
3、为了保证皇权稳固,雍正皇帝必须将老十三胤祥留在身边;但为了控制兵权,他又必须将前任“大将军王”胤禵支开;所以,重用年羹尧绝对是雍正皇帝的唯一选择。但如果年羹尧失败了,西北带兵之权必定会重新落入胤禵之手,这才是对雍正皇权最为致命的打击。
所以,年羹尧决不能输;所以,雍正皇帝不惜倾全国之力,也要让年羹尧取得战事的胜利。
军机处商议西北战局的时候,隆科多有过这样一句抱怨:
“进驻西北已经几个月了,除了要吃喝、要银两、要供给,满朝文武勒着裤腰带过了一冬天,可他呐,连个叛军的影子都没找到!”
隆科多的抱怨,代表了几乎所有官员的态度,更代表了雍正皇帝的担忧。如果年羹尧还是“不着急”,那么雍正皇帝接下来将会何等被动,可想而知。
可也正因为如此,年羹尧才不会着急,才会“趁人之危”,试图利用雍正皇帝迫切的取胜心理,为自己要来更多的好处。
为达到这个目的,年羹尧究竟干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下他和邬思道的对话,就能全明白。
邬思道前往西北送粮,是不是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授意,年羹尧清不清楚,所以,他必须进行试探:
“先生不是在李卫那吗?为何又替田文镜押送粮草呢?”
年羹尧能知道邬思道去了李卫那里,就不知道他又从李卫那里,转到了田文镜身边?
他当然知道!
而且,他还清楚的知道邬思道之所以能到田文镜的身边,就是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授意。
所以,年羹尧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去田文镜那里,是雍正皇帝授意的;来我这里呢?是不是也有雍正皇帝的专门安排?
邬思道是谁?一个“大智近妖”,一手将皇四子胤禛拖上皇位的“人精”,对于年羹尧的试探,他自然能够听出来。于是,邬思道便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你说李卫啊,他不讲交情,他把我八千两银子一年卖给了田文镜!”
李卫,邬思道的“前主子”,影射的不就是雍正皇帝吗?同样,“不讲交情”不就是邬思道离开雍正皇的原因所在吗?
而这“八千两银子”又指的什么呢?
来看下年羹尧的回应:
“先生说笑了,您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先生,千里迢迢,不光是为了这区区五千石粮草吧!”
“八千两银子”,绝不是你投奔田文镜的理由;同样,“押送五千石粮草”也绝不是你前往西北的真正原因。到底谁派你来的,你还是直说吧!
也就是说,这“八千两银子”就是邬思道用来告诉年羹尧:我不会为了银子换“主子”,更不会为了“区区五千石粮草”就远赴西北!
然后,邬思道一句“知我者,亮工也”,将年羹尧的试探终结!
那么,邬思道前往西北的真实目的何在?
一番利害关系的陈述以后,邬思道予以了平乱失败的后果总结:
“为了你能在西北平定叛军,皇上已经把国库掏空了,而且还得罪了天下的官员。现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你,只要等你一失败,外患内忧就将一起爆发啊!”
外患爆发的结果,是边疆不稳,以至于引发周边部盟作乱的连锁反应,这种后果是灾难性的,年羹尧必死无疑;内忧爆发的结果,就是雍正皇权不稳,甚至会出现江山易主的严重情况,年羹尧立马就会被贴上两种标签——昏君手下的佞臣、伤及国本的罪人,更是必死无疑。
邬思道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年羹尧,再这样拖下去对谁都不好,而且你肯定第一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