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受访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 黄穗平
本报特约记者 何桂花
在西医学中,脾脏被视为身体的“清洁工”,主要负责免疫功能和血液过滤。《杂病源流犀烛·脾病源流》中说道,脾统四脏,《药鉴·病机赋》提到,脾为五脏之本。在中医理论中,脾具有更重要的职能——“后天之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表示,这是因为脾主运化。
人体内部有一个“转换工厂”,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运化水谷精微,把我们吃的食物(水谷)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精微),然后将这些营养输送到全身。二是运化水液,确保体内水分能够被正确吸收、转运和分布。想要完美发挥这两个功能,就得靠脾。当脾胃功能正常时,我们的身体就能充分吸收营养,从而呈现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食欲旺盛、肌肉丰满等健康状态。如果脾虚了,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水湿不运、水谷不化的状况。所谓“水湿不运”,好比家里的垃圾不能及时清理出去,就会变得乱七八糟。饮食中不能被人体利用的物质,或有害于人体的痰、浊、毒性物质,不能以大便、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体外,时间久了就会引发便秘、腹胀、胃口不好、浮肿、水肿等健康问题。“水谷不化”则意味着气血生化匮乏,典型表现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等气血两虚证候。
“临床发现,脾虚失运是慢性胃病的核心病机。”黄穗平结合40多年临床经验,以此为基点,进行了两项研究。一是“脾胃虚则升降窒”,意思是说,脾虚会引起气机升降失调,这是慢性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二是“脾胃虚则运化衰”,即脾虚会导致其运化水谷精微、水湿的功能减退,这会加重慢性胃病。所谓“脾胃一病,五乱并作”,我国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调理脾胃,防微杜渐,有效预防多种疾病。黄穗平根据自创理论,针对不同体质和症状,总结出了几种健脾助运方法,有需要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健脾祛湿助运。适用于体内湿气较重的人群,表现为身体沉重感明显、容易疲劳乏力、舌苔厚腻等。用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如薏仁、茯苓等),配合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去除体内多余水分的目的。推荐药膳——党参茯苓薏仁猪骨汤。具体做法是:取党参20克、茯苓20克、薏仁30克、生姜3片、猪骨500克;药材提前用清水浸泡30分钟;猪骨焯水后,连同其他食材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60分钟,然后加盐调味,喝汤吃肉。
健脾消积助运。适用于经常消化不良的人,常见症状包括腹胀满闷、食欲不振等。这类人群可食用一些能够改善胃肠动力、增强消化功能的食物(如山楂、陈皮)来缓解不适,同时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推荐药膳——太子参鸡金粥。具体做法是:取太子参10克、鸡内金2克、生姜3片、大米30克,鸡内金磨粉;太子参、大米洗净,与生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煮成粥后加入鸡内金粉及适量盐即可。
健脾理气助运。适用于情绪波动较大,或者经常胸闷气短的人。这类症状多由肝郁乘脾引起,治疗上除了调整心态外,还可选择一些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健脾胃的食材(如玫瑰花、茉莉花)进行食疗,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推荐药膳——党参玫瑰花陈皮茶。具体做法是:取党参5克、玫瑰花5克、陈皮3克,水煎代茶饮。
需要强调的是,养脾最好的方法就是别伤害它。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适量锻炼、睡眠充足、心情愉悦,保持多方面的好习惯是健脾基石。黄穗平呼吁大家要吃好早餐。根据一天十二时辰对应经络的关系,辰时(早上7~9点)是胃经当令,此时胃气充盛,胃的活力最强,正是受纳食物的时机。在这个时间段吃早餐最好,不仅利于食物的腐熟消化,而且可养护胃气、提振阳气。巳时(上午9~11点)是脾经当令,说明它将开启工作,将人吃进去的食物进行吸收、转化,最终化为精血输送到五脏六腑,为人体供给营养和能量。如果早上不按时吃饭或不吃饭,就没有足够的食物进入胃里,脾也没有充足的水谷精微可以转化输送到全身各处。长期下去,首先会引发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其次,脾会因长期“空运”而出现脾虚;最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人体长期缺少能量,还会影响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陷入“脾胃虚弱,百病由生”的困境。所以,日常健脾,一定要利用好每一个清晨的早餐时光,在胃经、脾经当令时吃好早餐。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