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独处是什么意思,独处是什么概念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19 11:04:22

内向独处是什么意思,独处是什么概念(1)

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过一个经典定律,被称之为“150定律”,还有个名字叫“邓巴数字”。

指的是:人类的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中的人数为148人,四舍五入就是150个人。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工作,处于什么年龄,穷极一身的能量与智慧,你最大程度上能够保持联络的人,最多不超过150个人。

因为这是我们自身社交网络的极限。

而在社交之中,还存在着两种形式:共情社交与利益社交。

除了这两种形式的社交,还有我们不同的选择:外向型社交与内向型社交。

外向型社交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十分渴望融入不同的圈子,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热衷于表现自己。

而内向型社交指:一个人偏爱独处,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享受和探索自己。

内向独处是什么意思,独处是什么概念(2)

-01社交的形式:共情社交与利益社交

想要明白我们为什么会跟周围的人产生关系,如何与他人成为朋友,如何建立属于我们的人脉,就不得不分析社交的构成形式。

第一:共情社交

什么是共情社交?

你也可以理解为,你跟他们打交道,主要为了让内心的情感有所寄托,让情绪有所依赖,有人跟你谈心,打发你无聊的时间,帮你缓解情绪上的压力。

共情社交一般体现在25岁之前,因为25岁是一个人进入成年中期的标志。

到了25岁之后,社交往往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利益牵绊,所以说25岁之前的社交圈子,往往是共情为主。

举个例子:

读书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有一些小秘密,有喜欢的人,有讨厌的人,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情绪。

但这些事情,不可能跟每个人分享,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渴望能有人读懂我们的内心。

年轻的我们,彼此分享着喜欢的人,分享着秘密,为彼此排忧解惑,尽管那些问题我们自己也似懂非懂。

成年之后的共情社交,主要表现在有人陪你聊天,陪你打发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我们之所以会跟他们相处,主要是跟他们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结。

不会在意对方是谁,不管对方的社会地位,更多地关注与对方相处时我们自己的情绪变化。

内向独处是什么意思,独处是什么概念(3)

第二:利益社交

利益社交,从字面就能读懂其中的意思。

你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你自以为是的人脉,你们彼此互相利用的人,这些都属于利益社交。

你也可以理解为:跟对方的接触,融入同一个圈子里,你们都能从对方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说:你需要他的能力,而他需要你的经济条件。

相互合作的关系,但也是利益的社交关系;你们之间的合作,往往能够得到双赢的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随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变化,会越来越重视利益社交。

而那些曾经带给你情感慰藉的人,大部分都会随着时间与你渐行渐远,这是人生的选择,不可改变。

严谨一点分析,利益社交包括:价值的交换,价值的平等,信息的传递与互助等。

就像我们参加的相亲,因为利益组成的婚姻,这些都是变相的利益社交。

门当户对的婚姻,就是一种利益互换。

内向独处是什么意思,独处是什么概念(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