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生百媚的意思,笑声百媚什么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20 09:10:29

《全宋词》中两万多宋词作品,很多都涉及了有关女性的描写。宋词中对于女性的描写层次丰富,角度也颇多,有对女性容貌的描述,也有对女性物事的提及,更有对女性情感的表达。词人们以文字为载体,将一个充满魅力的宋代女性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一个个丰富生动的宋代女性从宋词中款款而来。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提及词的创作时曾言: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

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

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烧之态。

宋词早在发生时期就与女性有着相当的联系。而在宋代特殊的文化背景之下,宋代女性也具有群体的时代特点,这些特点被当时的词人们用文字加工,形成了无数丰富生动的女性形象。

笑生百媚的意思,笑声百媚什么意思(1)

慵懒无力,柔弱无依,如水的女人,正中文人士大夫的情怀。

张绍文《水龙吟》:“慵下妆楼,倦吟莺镜,粉轻脂淡。”

康伯可《满庭芳》:“梳妆懒,脂轻粉薄,约略淡眉峰。”

洪咨夔《风流子》:“金系花腰,玉匀人面,娇慵无力,娅姹相依。”

赵彦端《虞美人》:“春山叠叠秋波慢,收拾残针线。又成娇困倚檀郎。无事更抛莲子,打鸳鸯。”

有的女子慵慵懒得下楼,在镜子前,轻轻给自己扫上脂粉,仿似连扫脂粉的力气也快没了;有的女子脸露娇困之意,更无聊地抛莲子,打鸳鸯;还有的面带薄妆,娇柔无力。

这种女性在慵懒之之间所体现出的无力之感、无心之味将女人柔软温香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而这种柔软、温香、倦意绵绵,恰是当时词人喜闻乐见的。

宋代的词人虽然多为有学之士,但是能够真正进入仕途功成名就的毕竟只是少数,不少人在仕途中跌跌撞撞,即便进入官场也有不少不得志之士,这种精神上的负担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而女性这种慵懒无力、万事俱缓的状态,慵懒无力的形象也更衬托出女人如水的本质,柔弱而没有依靠。这种瞬间的平静,让文人们心灵上得以放松,在欣赏女性慵懒形象的同时,自己的身心也随之得到了松弛,所以宋代词人们从不吝啬对女性慵懒形象的文字描写。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司马光《西江月》中的美女将头发挽起,却并未整理,松垮无力地随便挽就。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陆淞的《瑞鹤仙》中女子刚刚睡醒,脸上还留有微红的枕头印,头上的冠儿也歪斜不正。

“宿醉厌厌病,罗巾空泪粉。” 赵鼎的 《怨春风》中女子宿醉仿似病怏怏的样子,只知以手帕抹去脸上的泪珠。

这些词中描写女性慵懒的句子,都带有词人的欣赏、喜爱之情,而不是对于女性懒惰的指责。通过对女性面容、动作、情绪等各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位位情志不高、慵慵懒懒、柔软无骨的宋时佳人。

笑生百媚的意思,笑声百媚什么意思(2)

闲忆旧欢,柔肠寸断,相思的女人,痴苦泪水湿透多少罗帕。

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刘过《沁园春》:“每到相思,沉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

苏轼《点绛唇》:“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

世上从来不缺少美好的爱情,但也从不缺乏为了爱而痴苦的儿女。宋词中描述最多的还是那些为爱情苦苦等待的痴女儿。想念心上的人儿,忍受着相思之苦,只得在安静的空间里轻轻沉吟。

因为思念,不仅闷闷不乐,而且连衣衫也不管不顾,只知掉泪,一股思念之情几将柔肠寸断。这种女性对于爱人思念的痴迷形象,是词人带着怜惜、欣赏甚至赞赏的态度,用文字塑造出来的为爱执著的女性。

这种源于生活又高度提炼的宋词中的女性,为爱而“痴苦”,经常用“泪”“罗帕”“簪”“冠”“弹唱”等文字,形象的展示出一位位对爱憧憬、为爱执著的女性。

陈师道的《菩萨蛮》中“笑倩整金衣,问郎来几时”;杨泽民的《荔枝香》中“乌丝写恨,帕子分香为郎翦。愿郎安信频遣”,欧阳修的《洛阳春》中“绣帘闲倚吹轻絮。敛眉山无绪。看花拭泪向归鸿,问来处、逢郎否”;秦观的《一丛花》中“替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等等,都塑造了为爱欢喜、为爱牵挂的佳人形象。

笑生百媚的意思,笑声百媚什么意思(3)

檀唇羞启,忍笑含香,娇媚的女人,眉目传达心底多少情愫。

“媚”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解,其从女、从眉,有以眉示意、以目媚人的意思。《尔雅》中解释:“媚,美也。”宋词中的女性的“媚”多为“娇媚”。

娇媚是一种自然流露的小女儿媚态,在无声无息之中感染着他人; 这种媚多了些娇羞可人,少了些风尘世故,在眉目之间传达出女儿千千万万的心底情愫。

赵彦端《鹧鸪天》:“云暗青丝玉莹冠,笑生百媚入眉端。”

毛滂《青玉案》:“向醉里,添姿媚。偏著冠儿钗欲坠。”

女子头戴玉莹冠,一笑之中,小女儿家的娇媚从眉眼间溢出,顿让人心生欢喜;美人微醺之后冠儿偏着、钗儿欲坠,自然而然的将媚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宋词中描绘女性形象偏重于娇媚之姿,即含有娇羞之势,又不刻意逢迎、卑躬屈膝,这更符合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是他们重视意趣,对自然和雅致有所偏好带来的。

女性在一瞬间所表现出的自然娇柔媚态,恰好符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同时那种眉目之间的情意、娇羞之刻的感觉,又十分符合他们对意趣的追寻,正所谓欲达而未达之间最令人寻味。

“数金蛾彩蝶,簇带那人娇。说着魂销,掩鲛绡。”刘将孙的《六州歌头》中娇俏的美人头戴彩蝶,还用手帕轻轻遮掩自己姣好的容颜,在这方香帕之后所传出的眉目之情,自然使人心动不已。

柳永《少年游》中的“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曹勋《风流子》中的“朱唇晕酒,脸红微透。”;张先《菩萨蛮》中的“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吴文英《丁香结》中的“浅薄朱唇,娇羞艳色。”都形象的描述了娇羞之中的女性之“娇媚”。

宋词中所塑造的女性慵懒、痴苦和娇媚的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宋代女性,也饱含着词人们对于女性的想象和憧憬,同时还受到时人审美趋向的影响。词中所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不仅为宋词本身增添了光彩,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美好多情、丝丝入扣的宋代女性世界。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