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有限的写作经验来看,无非几个方面。
第一个关键词——快。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新媒体是刷屏时代,热点层出不穷。读者的关注通常只有数秒。你不刷屏,你不日更,就没有关注度。
同时,灵感稍纵即逝。如果有了好词好句,要随手记下来或者打在手机备忘录里。然后,尽快成文,把当时当地的所见所闻、感受心得写出来。像新闻一样,事不过夜。隔夜无新闻。
第二个关键词——手写。
不用语音输入,让文字在大脑中酝酿发酵得更久,如此写出来的会更好。我的文字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的。如此,也有了仪式感。
第三个关键词——用短句。
短句有力度,短文有读者。不要长到没读者,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能用最少的文字把事情说清楚,就是最大的本事。最优秀的表达,是简洁的表达。
1000字,10分钟,基本符合一个读者的关注度。太长了,就只适合被收藏,然后,永远被收藏。
05 掌握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
写作来源于生活,为此需要掌握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我将其归纳为——“三读”。
读书。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收,每天坚持看书一小时。曾经有一天极其寻常,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我就找了几本书,在沙发上坐下来,恶补了几本书,很快找到了写作灵感。
如果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就写读后感。
通常说,你写一杯水,要有一桶水。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日常,一回家,必拿一本书,有时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自称书痴也。结果就是,孩子要跟着模仿。乐得其学。
读自然。像摄像机一样,善于记录、发现生活的美。
不断地行走,热爱旅行。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时候,我们就是直接抄袭生活、拷贝自然,文字就已经足够美。我们不创造文章,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读人。像猫头鹰一样,认真观察。写作无非是阅历的积累、见解的表达、思想的传递。这需要不断地交流。
我喜欢跟有阅历的人闲聊,比如老人,从他们身上收集故事,收集素材。
我喜欢和有故事的人闲聊,通过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收获感悟,增长智慧。
我还喜欢和高人闲聊,通过他们不经意的指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自我。
来源: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
作者:李立峰
编辑:陈一豪 冉开梅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