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中的“巫山”,是指今重庆东部的巫山吗?
今天的巫山,属于重庆,位于重庆东部与湖北神农架交界的位置。从隋朝开始,这里就名为巫山,后来一直沿用至今。在古代,这里属于夔州的管辖范围,是长江三峡中巫峡的所在地,也是走水路入蜀的必经之路。
“巫山”之名,源自上古时代的宗教神话里的“巫咸山”。随着巫文化的传播,历史上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关于“巫山”的记载。就连长江三峡地区的“巫山”也曾有过两座,唐宋之前是指古奉节的“巴东(郡)之山”;唐宋以后,则指古奉节的“夔州之山”。
原因在于,唐宋时期的长江三峡已成为了繁荣的交通走廊,经众多唐诗宋词的演绎传播,巴东(郡)之山、夔州之山也就变成了有名的“巫山”。
然而,古诗词中的“巫山”,除了一部分是真实的地理写实之外,其余大多是“泛指”,是纯粹的写意,并非特指哪里的巫山。譬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里的沧海、巫山都是文学意义上的指代,只是借“巫山云雨”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一种情到深处人孤独的沧桑,并非特指某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