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法是为提⾼表达效果,⽤于各种⽂章或应⽤⽂,在语⾔写作时表达⽅法的集合。
多学习修辞⼿法,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动形象地表达⾃⼰的意思。
辅导老师——张鑫奎
下⾯为⼤家分享⼀下⼩学语⽂10种常⽤修辞⼿法详解及例句。
⽐喻的修辞⼿法[玫瑰]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较抽象的、深奥的、⽣疏的事物,即打⽐⽅。
作⽤: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动具体形象,给⼈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疏的事物解说,帮助⼈深⼊理解。
⽐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的事物;
2)喻体:即⽤来作⽐⽅的事物;
3)⽐喻词:⽤来表⽰⽐喻关系的词。常见的⽐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如何判断⼀个句⼦是否是⽐喻句?虽然有些句⼦含有上述⽐喻词,但未必就是⽐喻句。
判断⼀个句⼦是否是⽐喻句,还要重点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典型例句:
1)茫茫的草原像⼀张⽆边⽆际的地毯。
2)圆圆的池塘就好像⼀⾯⼤镜⼦。
3)弟弟的脸蛋像苹果⼀样⼜圆⼜红。
4)天上的朵朵⽩云像⽺群⼀样东游西荡。
5)太阳像⼀个⼤⽕球似的⾼⾼地挂在天空。
排⽐的修辞⼿法[玫瑰]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致的短语或句⼦构成。
作⽤:增强语⾔⽓氛,加强表达效果,有⼒地说明道理。
判断要点:排⽐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
典型例句:
1)成功是⼀种喜悦,成功是⼀种轻松与快乐,成功更是⼀种让⼈⽤语⾔⽆法形容的滋味。
2)⽣活是⼀杯茶,茶⾹满⼝情悠悠;⽣活是⼀盏灯,闪烁出⽆尽的光明;⽣活是⼀汪⽔,透射出纯洁的⼼灵。
3)春天的⼩草是绿⾊的天使,让⼤地充满⽣机;⼩草是⼤⾃然的精灵,给⾃⼰增添乐趣;⼩草是绿⾊的使者,赋予⼈们希望。
4)青春,⼀个充满着个性与张扬的时代;青春,⼀个充满着友谊与关爱的时代;青春,⼀个充满着智慧与⼒量的时代。
5)夏,是⼀⽀舞,热情奔放;夏,是⼀层纱,飘逸洒脱;夏,是⼩精灵,永远踊跃。
拟⼈的修辞⼿法
定义:拟⼈修辞⽅法,就是把事物⼈格化,将本来不具备⼈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
作⽤:拟⼈化的写法可以使⽂章更加⽣动、形象、具体,既能⽣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有了拟⼈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判断要点:⽤描写⼈的词来描写物。
典型例句:
1)⼩河清澈见底,如同⼀条透明的蓝绸⼦,静静地躺在⼤地的怀有⾥。
2)⼩树摇摆着枝叶,向咱们允许笑。
3)夜空中的星星眨着双眼,如同正在对着你浅笑。
4)星星就像幽默的⼩⽑孩,通常让⼈喜欢。
5)阳春三⽉,熟睡了⼀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淋醒。
夸张的修辞⼿法[玫瑰]定义: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程度等⽅⾯着意夸⼤或缩⼩的修辞⽅式。
作⽤:夸张是运⽤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的地放⼤或缩⼩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法,也叫夸饰或铺张。烘托⽓氛,给⼈启⽰,加强渲染⼒,引发联想。
夸张的种类:
(1)扩⼤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多、⾼、强、深……”的夸张形式。
(2)缩⼩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3)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步的夸张形式。
典型例句:
1)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朋友乘棉花糖⽓球飞来。
3)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4)于是宾客⽆不变⾊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欲先⾛。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泥丸。
对偶的修辞⼿法[玫瑰]定义: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种修辞⽅式叫对偶。
作⽤:
1)能够⾼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
2)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整齐、语句均匀,琅琅上⼝,便于记忆和背诵。
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内容上的分类:
1)正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
2)反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事物的两个⽅⾯。
3)串对偶
也称流⽔对即“相串成对”,有如流⽔顺承⽽下,因此⼜叫流⽔对。
典型例句:
1)⾔必信,⾏必果。
2)仰⾸接飞猱,俯⾝散马蹄。
3)绿树村边合,青⼭郭外斜。
4)⾬中⽵叶含珠泪,雪⾥梅花载素冠
5)有志宜师逸少,多才肯效班超。
设问的修辞⼿法[玫瑰]定义:为了引起别⼈的注意、强调⾃⼰的看法或结论⽽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这种修辞格叫做设问。设问的特点:明知故问,⾃我⾃答,或者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
设问的效果:
1)设问使⽤得恰到好处,能够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2)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3)可以更好地描写⼈物的思想活动;
4)可以使⽂章有⽓势、有波澜,不呆板。
设问的主要形式:
1)⼀问⼀答
即提出⼀个设问句,紧跟着写⼀个答句。这种设问,能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和吸引读者。
2)⼏问⼀答
即先集中提出⼀连串设问句。然后,集中加以回答。这种设问,能增强论辩⼒量,引⼈深思。
3)连续问答
即连续地使⽤⼀问⼀答式。这种设问,能造成⼀种步步紧逼、势不可挡之⽓势,具有强⼤的论辩⼒量。
典型例句:
1)谁是最可爱的⼈呢?我们的战⼠,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
2)什么是⽣物?⽣物就是有⽣命的物体。
3)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把课本借给他了。
4)鲸的⾝⼦这么⼤,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鱼。齿鲸主要吃⼤鱼和海兽。
5)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开辟出来的。
反问的修辞⼿法[玫瑰]定义:反问就是⽆疑⽽问,明知故问。它⽤疑问的⽅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问⽽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
作⽤:反问可以加强语⽓,发⼈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中的⽓势和说服⼒,为⽂章奠定⼀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反问的种类:
1)问⽽⽆答的反问
这是反问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两种:
①⽤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
②⽤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
2)问⽽有答的反问
典型例句:
1)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难道我们能忘记吗?
2)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和事?
3)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颗光彩夺⽬的明珠?
4)难道这清⽩的梅花能玷污吗?
5)礼貌待⼈怎么不可以在⼈与⼈之间架起⼀座理解的桥梁呢?
借代的修辞⼿法[玫瑰]定义:指的是不直说某⼈或某事物的名称,⽽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
作⽤:恰当地运⽤借代可以引⼈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笔精炼、具体⽣动的效果。
常见类型:
1)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2)专名代本体
是指⽤具有典型性的⼈或事物的专⽤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3)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
4)局部代整体
就是⽤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
典型例句:
1)三个臭⽪匠,合成⼀个诸葛亮。
2)不拿群众⼀针⼀线,是三⼤纪律⼋项注意中的⼀条。
3)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你们*死⼀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5)⼏⼗把雪亮的刺⼑闯进来。
对⽐的修辞⼿法[玫瑰]定义:对⽐,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盾和对⽴的双⽅安排在⼀起,进⾏对照⽐较的表现⼿法。
作⽤:对⽐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个事物的两个不同⽅⾯并举出来,相互⽐较的⼀种修辞⽅式。对⽐的作⽤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有两种情形:
反⾯对⽐;
2)反物对⽐。
典型例句:
1)谦虚使⼈进步,骄傲使⼈落后。
2)我们的⽼师对待学⽣很温柔,对待学⽣的学习却很严厉。
3)⾝⽆彩凤双飞翼,⼼有灵犀⼀点通。
4)须鲸的⽔柱是垂直的,⼜细⼜⾼;齿鲸的⽔柱是倾斜的,⼜粗⼜矮。
5)从室内看外⾯很清楚,从外⾯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
反复的修辞⼿法[玫瑰]定义: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这种辞⼿法叫反复。
反复的基本类型:
1)连续反复
连续反复就是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
2)间隔反复
间隔反复,即重复的同⼀词语和句⼦中间,隔着其他词语或句⼦的反复。
反复的作⽤:
1)强调,增强语⽓或语势。
2)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
反复的类型:
1)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为,连续两次以上使⽤同⼀词语,达到强调的⽬的。
2)词组或句⼦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同⼀个词组或句⼦。
3)语段反复。
在诗歌和⼩说中最为常见。
典型例句:
1)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春天在哪⾥呀?春天在哪⾥呀?春天在那青翠的⼭林⾥……
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4)天边的云,是⼈类追求飞翔的寄托;天边的云,是⼈类放飞梦想的纽带。
5)失败了,不能停⽌;成功了,不能停⽌;悲,不能停⽌;喜,也不能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