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看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时,总会听到愤怒的日本人骂出“八嘎呀路”这四个字,而且日本骂人的话并不多,来来回回就那几个词语。
而这个词语是日本侵略者最爱使用的词语,频率也是非常高的。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总爱骂这四个字呢?这四个字翻译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通过了解日语去追寻这背后的真实原因。
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14年。在这14年的侵华战争过程中,我国许多无辜的老百姓对这些日本侵略者残忍的折磨,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是永远无法被原谅的。
熟悉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最爱骂的一句话就是“八嘎呀路”,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日本侵略者总是爱提这个词呢?
学习日语的人都知道,在日本文化中,他们有许的多敬词和谦词,因此很少出现骂人的词汇。
“巴嘎呀路”这个词语是日本词汇中少有的骂人的词,他通常表示日本人非常愤怒不满的心情,所以当他们感到非常生气的时候,就会说这个词。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国家,他们虽然暗地里非常的极端,但是在表面上他们会维持特别谦卑的形象,因此就算在气头上也只会大骂四个字“八嘎呀路”,再难听的话或者是可怕的词语也不会再说了。
因为日本人喜欢使用阴阳怪气的骂人方式和语调,当他们感到生气或者极度愤怒的时候,也只会憋红脸庞,瞪着眼睛大骂对方蠢向猪。
其实在每个民族的语言中,粗鄙的话不止可以缓解暴力冲突,也会抒发他们的感情。
但是日本这个国家却非常的虚伪,不知从何时起,他们的粗鄙之语已经退化到了基本上看不见的地步。
而且在日本的语言文化中,他们喜欢把所有东西的称呼都进行美化,并且还经常把敬语挂在嘴边。
很多学日语的人都很无奈,因为日语最难的地方就是敬语,一句问好的称呼在日语里面,因为时间的不同,对话人物的不同,都会发生改变。
一个民族的语言和这个民族的文化没有思维习惯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日本人对于语言的美化主要是因为他们信仰万物有灵,在日本人的传统信仰当中,他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拥有灵魂的。
而且因为日本地理条件比较特殊,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让他们认为任何地方都会有神明的存在,他们也习惯于信奉神明。
日本是个岛国,长期资源匮乏,所以他们对于任何东西都非常爱护,他们用过的东西,穿过的衣服,在丢弃的时候都会完好无损。
在日本的二手书基本上和新书没有什么差别,日本的资源非常少,他们处理垃圾的地方也是不多的,所以他们非常爱惜东西,每一件商品基本上都会使用很长时间,直到实在是不方便才会选择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