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诗词大气磅礴,彰显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人民大众为表现主体,歌颂人民大众的伟大和英勇。
1935年2月*在遵义娄山关写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
这首词第一次公开发表在1957年的《诗刊》创刊号上,它致敬长征路上的英雄,缅怀革命先烈。
娄山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居于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
娄山关由三座山峰包围,北拒巴蜀,南扼黔桂,历来是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人称黔北第一险要。
这首词写于1935年2月,遵义会议后,*重新回到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岗位。
领导红军准备在宜宾和泸州之间北渡长江,但遭到国民党的重兵围堵。
于是1935年2月25日凌晨,红军再次返回遵义,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战斗从清晨打到晚上。此战红军击溃国军2个师8个团,俘虏3000多人。
取得了长征中的最大一次胜利,此战为鼓舞红军士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证明了*战略方针的正确性。
战斗结束后,*登上娄山关,放眼战场,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