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福君
“我是没给你饭吃还是没给你衣穿,考试就考成这样?快给我滚出去!“
琪琪右手捏着太阳穴崩溃地向女儿咆哮着。
女儿今年刚上五年级,不喜欢看书,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平时学习成绩很差,这次期中考试除了语文,剩下的科目全部都不及格,成绩排名全班倒数第二。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闺女,你让我怎么出去见人啊!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看到琪琪的经历,妈妈们应该会深有同感: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不去,自己感觉非常没面子。
但这全都是孩子的问题吗?
其实并不都是:
父母暴躁地大声吼叫才是罪魁祸首!
01 会伤人的情绪
教育学家尹建莉说:
“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和朋友出去吃饭,在餐厅看见这样一对母女。
女儿手一抖把醋倒在了衣服上,妈妈就冲着女儿大叫:
“你没长眼睛?倒个醋都不会?” “看看你自己的衣服,还怎么吃饭。”
妈妈一边呵斥孩子,一边拉扯女儿把外衣脱掉。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变得异常安静,任由妈妈摆布,满脸无措与泪痕。
也许,我们在斥责完孩子后便消气了,但在孩子心里留下的伤疤却很难消失。
或许,我们对孩子发脾气只用了1分钟,但就是这短短1分钟的时间,
伤害却可能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