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和初中成绩好,到了高中成绩就一定好吗?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这是没用问题的,但是作为一名重点高中的老师,我也见过很多学生小学和初中是学霸,高中变学渣的例子。我能理解这些学生家长焦虑的心情,毕竟已经到了十年的“学霸家长”,谁也不能接受孩子高中变差的现实,更接受不了“赢在起跑线”却“输在重点线”这种残酷的现实。但是,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还不是个例,有些家长在焦虑了一短时间、给孩子补了一段时间课后,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高中真的靠智商,孩子确实不够聪明。
但是,事实上真是这样吗?“赢在高三”老师帮大家来分析一下:
一、初中成绩好,高中就一定好吗?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初中成绩好,高中成绩也会好,否则各个学校也不会展开“生源大战”了,可以说,学生生源决定着学校成绩。但是也确实存在初中成绩很好,高中成绩一落千丈的情况。
从客观角度看,初中和高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讲授方法、考试形式、生活状态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1、学习内容的变化:高中内容不仅多,而且跨度大,难度高
很多学科,在高一一年学习的内容,比初中三你学习的内容还多,比如数学,高一要学4本教材,二初中一共才6本教材。英语高中要掌握3500个单词,而初中只需要1600个词汇量,高一一年基本上就要求学生背诵这么多词汇了。这就意味着,高中不会像初中那么用几节课去落实,进度会很快。
不仅内容多,进度快,高中课程难度也很大,各科在高一阶段就会遇到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导致学生掉队。初中学习只需要学生知道”是什么“,很多内容即便不了解,也可以”记下来“,但是高中需要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样“,如果学生不了解,就很难学好了。
2、学习方法的改变:高中内容知识量大、难度大、进度快,综合性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不仅要想学,更要”会学“,否则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每天都会熬夜到凌晨,成绩还会一塌糊涂。
学习的过程,应该包括: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这么一个过程,但是初中时,有的老师会把预先当成家庭作业发给学生,即便不预习,上课听懂也没有问题,即便听不懂,下节课老师还可能会进一步讲解。但是,到了高中,老师没用那么多时间让你预习,没用预习,上课就可能”听天书“,抓不住重难点,做作业就会出问题,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3、讲授方法的改变:在高中,老师会赶进度,不会把一个问题反复讲,直到给你讲会。高中老师更注意分析,更注意拔高,对于基础的内容,需要学生课下落实好,需要学生更有自觉性。如果学生课下落实不好,久而久之,就会出问题。
4、考试形式的变化:首先考试的分数有变化,语数外都是150分,其他各科是100分,分值的增加,会拉大学生的差距。其次,高中考试内容更加灵活,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开卷考试,学生也在教材上找不到答案,这和初中是不一样的。
5、生活状态的变化:在高中,很多学生要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住校带来的新的变化,对有的学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宿舍环境如何,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状态,那些不善于处理同学关系的同学,会影响学习状态;那些晚上喜欢开”卧谈会“的学生,会影响学习精力。
这些客观影响,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哪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