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娃娃机器人:我们小小的,但是尊严也是大大的
孩子到底多大才开始“有脸”?
可能比你想象地早,在孩子开始学习社交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面子”的重要性。
从第一次孩子开始接触人的时候,家长就要尤其注意:
在外面,尽力维护好孩子的面子。
还是《少年说》,高一女孩走上勇气台,请求妈妈能够「关起门来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一点就炸。
但是妈妈却对女儿的问题不予理会,反而质问起女儿。在妈妈的话语里,女儿的面子始终不及维护自己的威信重要。
节目的最后,母女俩虽然在台下挽手和好,似乎总隔着一颗心的距离。
大人们在“面子”问题上总有一些莫名的优越感和固执感,维护社交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都在纠结“面子”问题,但是孩子呢?
大庭广众之下被训斥和指责,其实是非常伤自尊的事情。有时候,是孩子一生不堪的回忆。
图书馆里,看到一个妈妈给儿子讲解数学题。小男孩算了几遍都没算对,妈妈按捺不住了:「什么都算不出来,你有什么用啊?」
妈妈越是着急上火,小男孩越是算不出,妈妈训斥的声音也越来越高,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格外刺耳。周围的小朋友都好奇围观。小男孩低着头,一声不吭,脸涨得通红。
其实,如果那个妈妈不骂的话,他也许就算对了。
离开时,小男孩耷拉着脑袋,沮丧地跟在气冲冲的妈妈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