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0步笑百步则何如的翻译,以五十笑百步则何如的翻译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7 07:08:25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一览表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孟子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别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仁政

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仁政"这种儒家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中都作为统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在当代的哲学研究中,这种思想还是具有先进性,时代性。

民贵君轻

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

民本思想

孟子时,更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张,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虽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保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成语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指道义、正义。寡:少。指符合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众叛亲离】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作品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创作背景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朗读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重点词语

  1.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2. 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3. 环:围。
  4. 池:护城河。
  5. 如:比得上
  6.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7.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8.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巩固。(动词的使动用法)

  1.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3. 至:极点
  4.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5. 畔:通假字,同“叛”,背叛。
  6.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通假字

【畔】亲戚畔之:通假字,“畔”同“叛”,背叛。

词类活用

【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词类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古今异义

【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池

【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

【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亲戚】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

【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

【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利】

①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②兵革非不坚利。(锋利)

【之】

①三里之城。(结构助词,的)

②多助之至(动词,到)

③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而】

①泉香而酒洌:表并列,并且。

②夫环而攻之:表顺接。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表转折,却、但是。

【国】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②国恒亡:国家。

【利】

①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②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成语归纳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道:指道义、正义。寡:少。指符合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

出 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众叛亲离

意思是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啊,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行文思路

1.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举例论证:

①攻方:得天时、失地利——失败,结论:天时不如地利。

②守方:得地利、失人和——失败,结论:地利不如人和。

3.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反面论证:统治天下,地利不足恃(要靠人和)

②对比论证:(怎样得人和?)

得道(王道,即施行仁政)者多助(即人和),失道者寡助。

主旨归纳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艺术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理解性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4、“得道”与否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论句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答:王道。施“仁政”。

3、“三里”、“七里”是在强调防守一方占有哪方面优势?“环”是在说明进攻一方占哪方面优势?第二段中,进攻方“环而攻之而不胜”,证明了什么道理?

答:地利、天时。天时不如地利。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修辞是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答:排比。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

5、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答:从防御一方虽“地利”却“委而去之”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6、为什么君子能够“战必胜”?

答:已得人心,无往不利。

7、孟子写作目的是说明怎样打赢一场战争吗?

答:不是,是借助战事论证当行仁政。

8、纵观历史,能得到“人和”的人很多,并说说带给你什么启示?

答:*领导的解放战争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革命队伍不断扩大,正是因为他的指导思想深得民心,得人和,所以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取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成就事业。

9、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答: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作到取信于民。

10、“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再举二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教材习题

一、熟读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

观点

理解

事例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那么会失去民心。

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莫定了根底.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发奋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兴旺安逸和享乐那么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背诵《富贵不能淫》中“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一段。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符合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那么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1.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②“舜发于默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隔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5、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2.(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3.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4.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5.(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五、《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我选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句作为我的座右铭。

我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个观点也被历史上无数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沉湎于舒适安逸的生活,要不断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出自《孟子》的三十个常用成语

一、五十步笑百步。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释义:比喻自己具有和别人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比别人轻一点,就毫无自知之明的去嘲笑别人。

二、心悦诚服。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释义:出自真心的服气,不但服气,还发自内心的高兴。

三、出类拔萃。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胜与孔子也。”

释义: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远远超出了平常的人。

四、事半功倍。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释义:做同一件事,只花很小的力气,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五、出尔反尔。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释义:比喻人的言行反复无常,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经常自相矛盾。

六、水深火热。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释义:老百姓所受的痛苦,像在水里那样越来越深,像在火里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们处在极端的痛苦之中。

七、王顾左右而言他。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释义:比喻和对方交流时,不能正面回答问题,只能绕开话题,故意扯一些不相*事。

八、与民同乐。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释义:就是指君主能够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共享快乐的生活。后常比喻领导与群众打成一片,共享幸福生活。

九、寡不敌众。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释义:比喻在战争中,和对方力量相差过于悬殊,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方。

十、缘木求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释义: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办法和方向错误了,永远不会达到目的。

十一、明察秋毫。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释义:能够把秋天鸟的毛端都看得清清楚楚。比喻人的目光敏锐,洞察事理,任何微小的事物和变化,他都能看得很清楚。

十二、君子远庖厨。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释义:君子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动物被宰*。

十三、杯水车薪。

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

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徒劳无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十四、不言而喻。

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释义:形容道理很浅显,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

十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释义: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最不孝的,就是不能尽到后代的责任。

十六、此一时,彼一时。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释义:现在是一个时候,那是一个时候。任何事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时间不同了,情况也就不同了。

十七、当务之急。

出自《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物之为急;忍者无不要也,急亲贤之为务。”

释义:指当前最急切需要处理的事情。

十八、独善其身。

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释义:君子在穷困不得志的时候,管好自己就行。

十九、反求诸己。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释义:失败或者遇到挫折后,不要责怪别人,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二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释义:古时候男女结婚,都要有媒人介绍,然后父母做主。

二十一、好为人师。

出自《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释义:喜欢给别人当老师。形容做人不谦虚,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二十二、何出此言。

出自《孟子.离娄上》:“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释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二十三、尽信书不如无书。

出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释义:意思是说不要盲目迷信书本,不要拘泥于书本上的教条,要活学活用。

二十四,乱臣贼子。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释义:叛乱之臣和忤逆之子。后泛指心怀不轨的人。

二十五、茅塞顿开。

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释义: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住了,现在忽然打开了。形容人恍然大悟,忽然开窍了,道理想通了。

二十六、却之不恭。

出自《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释义:却是退却。退却别人的邀请,就显得对人有点不尊敬了。

二十七、舍我其谁。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释义:除了我还能有哪一个人呢?形容人敢于担当,遇到该自己做的事,绝不退让。

二十八、舍生取义。

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为了维护正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

二十九,同流合污。

出自《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释义:跟坏人搅在一块,一同做坏事。

三十、为富不仁。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释义: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辣,心中没有一点仁义道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