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域中四大
天地剖而万物生焉,群花争妍,众生斗法,不外乎为了求存图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从万物中脱颖而出,故自称万物之灵,神之后裔。世间万物本与人类同存,虽或迟或早,却都是自然界演化之物。人类自恃聪慧,以智力制器,屠戮对人类有害之兽,豢养对人类有利之禽;夺天地之造化,成鬼斧神工之利器,悠悠乎万物皆臣于人矣。
远古时期,人类与禽兽无异,皆生食穴居,苦于猛兽夺命,疲于三餐之食,迫于冷热不均,惑于斗转星移。忽一日,一人仰望深空,凝视群星,思天地之造化,虑万物之生死,顿开心智。人们发声交流,结绳记事,终可生火而用,织衣而穿,筑屋而居,结网而渔,制兵而猎,耕种而食!心智既开,人类区别于禽兽,终成万物之灵,神之后裔,人类圣者效法天地,发展出了璀璨文明。
超体启智
悠悠数万年,人类文明极速扩张,无数凶禽猛兽被人类族灭,地球之上再无人类抗手!春秋战国时代,人类智慧大幅度提升,无数圣者横空出世,他们“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发展出了深髓的思想,那一时期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黄金时期。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博览群书,思天地之道,创作出五千言开智文章《道德经》留世。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穷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了儒家思想留世。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摩西创犹太教,公元前565年乔达摩·悉达多创佛教,约公元前4年-约公元30年,耶稣创基督教,约公元570年-632年穆罕默德创伊斯兰教。
老子悟道
人类能创造出如此多的灿烂文明与思想,虽跟天地相比不足为道,但是跟天地万物相比却也出类拔萃。基于这种思想,人类圣者认为天地之间有四大:道、天、地、人。道创造出了天地,而天地创造出了万物(包括人),人为万物之灵,神之后裔,故人亦大。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事间万物效法大地,大地效法诸天,诸天效法于道,人类为万物之灵,故有人道。天地或有形,或无形,皆有天道规律使之运行,人生于天地之间,亦受天道约束。人类繁衍昌盛,与天地万物相接触,内部又相互接触,故人类产生了人道。
人类文明
天道跟人道有相似之处,亦有相背之处!老子曾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以奉有余。一言而概之,天道不仁而人道有私:“仁”者私也,“爱”者吝啬也,所谓“仁爱”不过是说人类自私的爱人类罢了,为了人类的利益可以不顾万物的利益。
蜜蜂跟蚂蚁一 样勤劳,但是人类歌颂蜜蜂,而对蚂蚁十分憎恨!原因是蜜蜂可以给人类提供蜂蜜,而蚂蚁为了筑穴会毁坏人类的建筑物。尽管蜜蜂对人类有利,但是蜜蜂如果蛰了人类,依然免不了一死的命运!
二、天道不仁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所谓天地不仁,是指大自然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不会偏袒任何一种生物。最明显的列子就是万物皆有一死,不论是体形最大的蓝鲸,还是体形最小的病毒,他们活得或长或短,但是终归于一死。死对于普通人来讲来是十分恐惧的事,但是天道不会因为人们恐惧死亡,就特殊照顾人类,让人类长生。就算是神,他们也有死的一天,无不死之神,他们只是比人类活得长久一些罢了。如果万物皆不死,那么天地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又如何循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