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越来越多,对各种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于是人们相互争斗,死伤无数。最终大家觉得这样争下去,大家迟早都会玩完,于是大家结成部落,推选有德之人为族长,选贤者处理平时的争议。部落这个圈子明显比家庭大:在圈子内,大家和平解决问题;在圈子外,大家用武力解决问题。
由于人口的增多,部落也越来越多,各个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又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长此以往,各个部落均不得安生。这时出现了一位圣人,他用武力将各个部族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国家,并制定法律,委派官吏管理百姓。一国之内,事决于法,讼断于官,贤者就被抛弃了,毕竟一个部族的贤者不会对别的部族也同样贤。一个国家的圈子明显比一个部族的圈子大多了。
大秦始皇帝
天地很大,故国家很多,各个国家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又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长此以往,各个国家均不得安生,于是联合国出现了。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一旦人类能大规模移民外星球,那么地球必将统一;又或者外星人降临地球,那么地球也必然统一。
《商君书.开塞》天地设而民生之。当此之时也,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其道亲亲而爱私。亲亲则别,爱私则险。民众,而以别、险为务,则民乱。当此时也,民务胜而力征。务胜则争,力征则讼,讼而无正,则莫得其性也。故贤者立中正,设无私,而民说仁。当此时也,亲亲废,上贤立矣。凡仁者以爱利为务,而贤者以相出为道。民众而无制,久而相出为道,则有乱。故圣人承之,作为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人类社会经历了小家、家族、部族、国家这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圈子都在扩大,但是不能改变的就是人道有私:在圈子内,大家和平解决问题;在圈子外,大家用武力解决问题。
为何人道有私呢?说一千道一万,那就是因为资源有限,而文明个体要生存与发展壮大!有限的资源加上无限的人,这些争斗就避不可免!为何说人是无限的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繁殖速度十分惊人,事实上许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是过剩的。生物的繁殖能力过剩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保证种族的繁衍!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资源问题依然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重大问题。用愚公的话来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问题就在于子孙无穷而资源有限,为了让子孙更好的活下去,人们不得不通过战争消灭对手,以便占有更多的资源。
愚公移山
值得庆幸的是,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生育愿往也越来越低,现在全球人口负增长,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话又说回来,为什么人们的生育愿往越来越低呢,这又跟人们的私心有极大的关系: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想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不想生育并抚养小孩,毕竟将来养老又不靠子女,而且现在的子女也越来越靠不住了。
四、胜天半子
小说《天局》中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与天下棋,胜天半子的故事。"棋痴"在严寒的冬夜以石为子,与幻想中的冷血天人搏*,最后以自身充当一枚黑子,跪死在棋盘一角而锁定胜局,"胜天半子"。
那么棋圣浑沌真的"胜天半子"了吗?笔者认为他根本没有胜天,他只是胜了自己!与天下棋只是浑沌自己想像出来的,天不屑为之;浑沌只是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战胜心中的棋圣。所谓“天人交战”就是棋圣浑沌"胜天半子"的最佳解释。
《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将"胜天半子"的故事拿来激励自己,他也想学浑沌一样用自己的生命来胜天半子,但是他会错了意。浑沌是“天人交战”,自己跟自己下棋;祁同伟则是想跟国家法律对抗,并非是跟自己的内心对抗!要知道祁同伟曾经也是一位缉毒英雄,最终变成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他没有天人交战弃恶从善,而是想一黑到底,且战而胜之。
胜天半子
人类的力量十分强大,总是想做一些逆天之事,但是两千年前的荀子大师早就说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人道要无限接近于天道,只能抛弃自己的私心跟偏见,一视同仁天地万物,顺应大自然的法则行事,唯其如此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
每年一度的玉林狗肉节总是能惹出很多新闻,焦点就在于吃狗人士跟爱狗人士的冲突。吃狗的人为了口腹之欲,爱狗的人为了情感之欲,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的利益。这些人似乎忘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狗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员,它们或老死,或被吃,都是命运使然。吃狗的人不要吃爱狗人士的狗即可,爱狗的人保护好自己的狗即可,各行其是,又何必要苦苦强迫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