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主题剖析,植树的牧羊人主要内容简短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07 23:53:16

肖培东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师:那么,问题来了。牧羊人创造奇迹,应该归功于他的什么呢?(学生立马举手)有同学马上就举手了。你得从文章中找到依据,所以还是把手先放下去。

师:牧羊人创造奇迹,应该归功于他的什么呢?你要从文章中找出依据来。来,角落里的女生,你先说。

生26(读):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重读“坚持”)

师:嗯,也就是他的“坚持”。哪些句子?(板书“坚持”)

生26(读):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师:我们不从结论性的句子中找,要找表现出他的“坚持”的描写句子或其他句子来印证。哪些句子写出老人的坚持?来,你说。

生27(读):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师:这不只是坚持,更是坚定。(板书“坚定”)

师:接下来老师提个要求,尽量不找结论性的、评价性的句子,尽管我们画出来了。要从种树过程中的相关描写或者其他句子来证明他的坚持和坚定。举手。(走向一个没举手过的学生)这节课,有同学经常举手,你还没有举过手。说说看,哪个句子你有感觉?

生28(读):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师:哪个词?哎,是“一直”。三年了,老人一个人种下多少颗橡子?

生(齐):十万颗。

师:“一个人”说明什么?(生28说“很孤独”)牧羊人在这片高原上非常孤独,他必须要承受我们难以承受的孤独。(板书“孤独”)

师:请坐。其实,大家还要读下去,这“十万颗橡子”后面还有好多文字不能落下,我们一起读一读。“在这十万颗橡子中”,预备齐。

生(齐读):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棵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师:这段文字中,什么词出现得特别多?

生(杂):数量词。

师:有哪些数字?

生(杂):十万,两万,将近一半,一万。

师:数词的频频出现说明什么?由“十万”到最后的“一万”,说明什么?

生29 :说明高原上种树是很艰难的,老人要战胜很多困难,有毅力。

师:很艰难,在荒原上种树,所以,这就体现出牧羊人对种树的坚持、热爱和有毅力。他不能放弃,他得多么有毅力多么坚定啊。(板书“热爱”“有毅力”)

师:好,同学们,要像刚才这样,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说明。这位男同学,你来说。奇迹归功于老人的什么?

生30 :我也觉得要归功于他的毅力。

师:哪些地方写出有毅力呢?

生30:“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这个“一直”就写出他的有毅力。

师:还有这几个“种”字。这个“还”字写出了什么?

生(杂):白桦树种植难度更大,更不容易。

师:嗯,他读的这个句子中还有一句话,“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这句话说明这个人——

生31:说明牧羊人坚定不移,什么也扰乱不了。

师:坚定不移。他只管种树,战争不会扰乱他的生活,也说明这个人——

生32 :一心一意,没有别的想法。

师:一心一意!我只管种树,一心一意,很专一,无杂念,也很单纯。“我”就只是一个种树的人。还有没有?(板书“纯粹”“专一”)

生33:我觉得归功于他的仔细。

师:仔细,在哪里?(板书“仔细”)

生34(读):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

师:他读的这段话里,哪几个词最能体现牧羊人很仔细?

生(齐):“轻轻地”这个词。

师:“轻轻地”,为什么呢?

生35:如果重点的话,橡子就会被压坏,长不了大树了。

师:所以他的动作都做得轻。除了“轻轻地”,大家注意到没有,作者在写这段话时,动词的使用发生了变化。先是用棍子“戳”,然后再轻轻地“放”,最后仔细地“盖”。(引导学生读动词)同学们,抓住动词,可以看出牧羊人做事情很有步骤,非常细心。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不会忘记牧羊人有个地方特别细心。(学生举手)哦,马上就有人知道了。你来说,哪个地方?

生36(读):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

师:这说明他——

生36:很仔细。

师:仔细到如何在放羊和种树之间作出选择。这里除了写他考虑细心之外,他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专业”,只为种树,老人懂得取舍,做出了牺牲。(板书“取舍”)

植树的牧羊人主题剖析,植树的牧羊人主要内容简短(1)

师:还有没有?有个地方他特别细心。

生37(读):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地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地橡子,他停下来,我们就去睡了。

师:写他挑橡子的细节,写得很是详细。一起来读一读。“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慢慢读下去,注意读好关键词。

生(齐读):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注意了动词和数量词)

师:种树,一定要有好的种子。圈出动词等。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忘不了这个细节。牧羊人做事很细心,很认真。(板书“认真”)还有没有?

生38(读):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师:这里为什么要写他的房间?

生38:可以突出他心思很细密,也就为后面种树的细节做了准备。

生(杂):对生活热爱。

师:平时的生活细节都是这么认真讲究,这就从侧面来烘托了。所以,同学们,重视小细节才能创造大奇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在荒原上,他也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如此美好。还有没有?向这位女同学一样,找细微的地方去思考。

生39:“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这里看出做事一丝不苟,很认真,他对生活很热爱。

师:马上就有发现了,这就是学习,好的学习会有感染力的。在荒原上生活,也要有生活的样子。这个人做事仔细认真,对生活热爱。(板书“热爱”)

师:好,再给两次机会。不能重复老师黑板上的词语。你来说。

生40:还归功于他的无私。

师:无私!哪个句子?

生40(读):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师:嗯,解释一下。

生40:他不管这块地是谁的,他只想把树种好,让这里充满生命。还有妻子孩子都去世了,他还是那样无私地爱种树。他不求回报。

师(点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要得到什么,就是想一心一意地种树,这就是纯粹和无私,就是大爱与奉献。这个“无私”与“爱”很有力量。还有没有其他思考?那个同学手举得特别高,你能不能把机会让给你旁边的同学?(师鼓励一个一直不举手的学生)你注意到哪个句子了?

生41:我想讲的都被她讲过了。

师:那老师讲一个,看你能不能答出来,好吗?(生41点头)

师:“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谷底很湿润,他就种白桦树,说明——

生41:他知道白桦树需要什么,他有思考。

师:说明这个老人会思考。高原上种树不能靠蛮干啊!这得会思考,有智慧。

(师板书“智慧”)要做一个会思考的人。请坐。

师:再给一次机会,谁?抢答。(三个学生争先站立,先后发言)

生42(读):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师:真了不起,都找到狗上面去了。(生笑)你为什么会关注这只狗呢?

生42:因为这只狗就像它的主人一样,这是从狗来写它的主人,写牧羊人。

师:当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都能感染狗的时候,还有什么感染不了!安静,不张扬(板书“安静”)一个人安静,有思考,有毅力,有爱,你说还有什么做不了的呢?请坐。

生43:最后作者又写出了牧羊人的伟大,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师:所有的伟大都源于生活中的平凡。好,请坐。

生44(读):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重读“平静”,师板书“平静”)

师:同学们,我们越读就越有发现。我们还能有更多的思考,送给未来去阅读。(板书一个省略号)

师:来,我们一起来说说。所谓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师生齐读板书)

师读:只有专一,才有奇迹。预备齐。

生(齐读):只有专一,才有奇迹;只有热爱,才有奇迹;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只有纯粹,才有奇迹;只有无私,才有奇迹;只有仔细,才有奇迹;只有内心安静,才有奇迹;只有能承受孤独,才有奇迹;只有会思考,才有奇迹……

师:等等等等,这就是这个平凡的牧羊人创造奇迹的密码。老人形象越来越丰满了,文章的理解也多元了。

植树的牧羊人主题剖析,植树的牧羊人主要内容简短(2)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