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大意是:半夜时分,月亮已落下,乌鸦发出几声啼鸣,寒气弥漫在整个天空。深秋的红叶树静静地矗立在江岸上,江边夜泊的渔船上灯火忽明忽暗,在这样凄清的夜晚,只能伴着离乡的忧愁而眠。姑苏城外,不远处有个枫桥镇,镇上有座寒山古寺,此时分外寂静。半夜里,寒山寺里敲响了“分夜钟”的钟声,清晰地传到了客船上,告诉人们此时夜已经深了。
据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就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枫桥夜泊》。
张继这首《枫桥夜泊》是其经历唐朝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自己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出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凄清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充分表现了他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因此,这首诗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儿童启蒙诗。
总的来看,全诗首要特点是在景物挑选上独具慧眼,动静结合,明暗结合,远近结合,所有景语皆是情语,景物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契合,共同构成了堪称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意境清远,全诗给人印象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就是“夜半钟声到客船”,也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枫桥夜泊》可以说影响深远,枫桥、寒山寺原本并非规模宏大、声名显赫的名胜古迹,却因《枫桥夜泊》而名声大显,至今名重江南,蜚声海外。而由陈小奇作词、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则是从《枫桥夜泊》演化而来,问世即风靡海内外,成为大陆流行歌曲中的经典作品。歌曲之所以深受大众欢迎,就在于很好地继承了原诗美妙的意境,以及诗中隐约传递的愁情,触发了人们都会有的时光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激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诗意怀想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2021年11月1号
《凉州词两首其一》初时,只是对《凉州词二首》有些印象,惊艳于“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华美词藻。但始终记不住作者是谁。王翰,盛唐时期诗人,今山西太原人士,家境优渥,性格豪爽,善饮好饮,喜欢交接名士,但秉性耿直,嫉恶如仇,致使仕途不顺。其诗词句绚丽,妙不可言,诗圣杜甫对其推崇备至。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古蛾眉怨》、《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今天复习《凉州词两首其一》,原文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