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场秋雨过后,洗尽世间的凡尘,天更高远,山更苍翠。傍晚的山间,空气清新,幽静闲适。
一轮明月升上天空,山上青松静静地伫立,一缕缕月光透过松树枝叶缝隙洒在地上,光影斑驳。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石板,泠泠作响。
浣洗完衣服的女人们要回家了,匆匆穿过竹林,飘动的衣衫拂动雨水浸润的翠竹,“沙沙”作响。同伴一路说笑,欢声笑语喧闹了竹林的宁静。仿佛听到了妻子的呼唤,渔夫撑着小船,划开田田的莲叶,乘着月光归来。
繁花似锦的春天早已过去,并不是只有春光独好,秋天的美丽风光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让我感悟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之好,是在上大学时候。中秋节的傍晚,暮色四合,几位同学正好赶到汉光武帝刘秀墓,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柏树林影影绰绰。归途中,皓月当空,走在月光中,此情此景,想到了这句诗,讨论其中的奥妙。
松树被一场秋雨洗涤后,一尘不染,苍翠欲滴;碧空纯净没有一粒纤尘,只有一轮明月高悬空中,皎洁的月光如流霜般静静地穿过松树枝叶,落在松间的地面上,斑斑驳驳;一股清泠泠的泉水流淌在石板上,“淙淙”作响,一路欢唱,清脆悦耳,蜿蜒而去。
明月高悬,清泉流动;月光穿松,水流石上,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不寂,动而不噪。此时此刻,诗人抬头望月,心境如明月一般寂静;侧耳倾听泉水冷冷,如清泉一般洁净,诗人把大自然纯净之美与内心纯净之美融为一体,于诗情画意中表达了高洁的情怀,也只有似不食人间烟火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纯净的语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佛性,这其中所透出的禅意,也只有像王维这样的隐居者才能深深悟到。苏轼称赞这句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佳句。
【诗之感悟】中国古代山水诗形成于魏晋,到唐朝时达到艺术高峰,王维是山水诗派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传统,并把山水诗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意境是山水诗的灵魂,完美的意境是自然美与心境美的高度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完美相融。王维的山水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