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知《题龙阳县青草湖》的作者唐珙并不生活在唐代,而是元末明初人士,那么显然,这首诗是一首“元诗”。
关于唐珙的信息目前并不多,但却比较关键,他的父亲就是唐珏,为南宋义士,这个信息对于理解唐珙的这首诗有很关键的作用。
元代在中国王朝的历史中持续时间并不长,真正统治不足百年,所以父亲唐珏是南宋义士,其儿子唐珙就已经是元末明初人士了。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大概唐珙也算精神上的“南宋遗民”。
唐珏曾经参与过收葬帝骨的行动,元代党项族恶僧杨琏真迦盗发江南帝陵,一为众多珍贵的陪葬品,二为讨好新朝,这对江南士子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唐珏变卖家财,纠集义士,暗中收葬帝骨,又以假乱真,使得众多帝骨得以保全。
唐珙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对于元朝是个什么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知道了这些基本情况,再来看看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就会发现辞句的背后,流露着浓厚的颓废情绪。
很多鉴赏者都关注于这首诗歌所营造出来的梦幻意象,仿佛一个在小舟上喝醉的人,分不清天上的繁星与水中的倒影哪个是真实的,在两者之间做了一场非常具有虚幻色彩的“梦”。
如此来解释这首诗歌,其实是太过于看重后两句的字面含义了,既违背了“诗言志”的传统,也违背了“知人论世”的鉴赏准则,同时还割裂了整首诗歌的联系。
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实际上是表现了一种非常颓废、无奈的情绪。
“西风”、“洞庭”、“湘君”等意象组合,无不昭示着前两句诗脱胎于屈原的《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第二句提到的“湘君”意象就更为明显了,因为屈原《湘夫人》的内容就是写湘君苦等湘夫人不来的事情。
后两句如果从表面看,似乎笔调轻灵,实际上是误解,这两句诗的笔调非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