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字的由来与演变
“翁”这个字由“公”和“羽”构成,“公”表示字的读音与它接近,“羽”表示字的意思与禽鸟有关。
“翁”最初指的就是鸟颈上的毛,例如《山海经》中“有鸟焉,其壮如鹑,黑文而赤翁”,大意是说有一只像鹌鹑的鸟,身上的羽毛有黑色花纹,脖子上的羽毛则是红色。
由于脖颈位于身体的上部、前端和高处,于是“翁”可能隐含着“年龄大、辈分高”等意思,所以后来便有了“父辈、老年男性”等意思,例如“渔翁、老翁”指的是年长者;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中“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里的翁指的则是父亲;而古代常用的“翁姑、翁婿”里面的“翁”,前一个指的是丈夫的父亲,后一个指的则是妻子的父亲。
(编辑整理:郭子飞)
END
责任编辑:李会彦 | 责任校对:周春燕
审核:张呈炜 | 美编: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