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洞见Neo
歌德在《叙事谣曲》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耶稣带着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
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那儿换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
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了茫茫荒野。
耶稣猜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
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
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的弯那么多次腰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其实,道理很简单,凡事只做一遍,一遍做好,我们会省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朋友阿亮曾经向我提及过两个人,他称其为“差不多”先生和“不着急”小姐。
那时候阿亮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差不多先生是他所在项目组的组长,动不动就加班。
不着急小姐是同部门另一个项目组的负责人,两个项目组任务相当,但是她的加班次数少之又少。
在公司待了半年之后,阿亮渐渐发现了一些猫腻:
差不多先生每一次提交工作方案,都比不着急小姐要提前不少,但是最后完成的时间却相差无几,有的时候甚至还要比不着急小姐延迟一些才能完工。
此后他仔细思量了一番,恍然大悟:
差不多先生凡事只求差不多,项目方案从没想过“一遍通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只是打工的,差不多得了,反正上面还有领导看着,不行大不了打回来我重新再加工一下。”
而不着急小姐总是不紧不慢,事先搜集好所有的资料,将一切安排妥当,确认准确无误才会提交。
正因如此,差不多先生每一次都要来来回回将方案修改很久,正式开工后还会面临各种考虑不周的情况,所以和不着急小姐比起来,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即便时间充裕,也经常会因为重复性的返工导致任务延期。
两年后,当不着急小姐成为部门经理,甚至连阿亮这个职场菜鸟都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差不多先生还在原地踏步。
有时候,“差不多”真的差了很多,“不着急”却快人一步。
一位知乎网友曾说起过自己在海外实习的经历,其中法国总裁办公室墙上的一句话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我们没有时间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凭什么我们就一定能找到时间把它重做一遍?”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件事情如果你需要花费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去完成,恐怕到最后浪费的不仅是你的时间,还有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