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虽然不急,下面的大臣还是能自觉办事的。宋朝人自打获得了辽军即将大规模南下的情报,从咸平年间就开始了积极应战准备。作为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寇准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硬与乐观的态度,并多次请求皇帝亲征。
对于拉着上司去跟敌人玩命的行为,宋真宗是一万个不乐意的,嘴上又不好说出来。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高质量的推脱之辞:
国家以安民息战为念,固许之矣。然彼尚率众兵深入吾土,又河冰且合,我马可渡,亦宜过为之防。联已决成算,亲励全师。若盟约之际,别有邀求,当决一战,剪灭此寇。上天景灵,谅必助顺。可再督诸将帅,整饬戎容,以便宜从事。”
这段话虽然绕口,意思却很明确。朕是希望世界和平的,但是既然敌人既然趁着河水结冰的时候打过来,那么朕就打算给将士们发工资,大家凑着跟他们干一架。如果上天能帮忙就好了,最好是能冻死他们最好,要是冻不死,只好另做打算。
宋真宗的既没有在通天河当大王的手下,也没有手持“霜之哀伤”能指挥冰龙的儿子。在面对气势汹汹的辽军,居然把希望寄托于河面结冰和战局好转这种天气原因,真的是软骨病发作。
事实上,辽军也知道自己军队战斗力下降得不行,跟对面喊话的声音都是虚的。因为在双方开打之前,谈判就已经开始了。
面对嘴上喊得凶,心中慌得一批的契丹人,宰相寇准是不怕的。他整天拉着幕僚宾客喝酒,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酒壮怂人胆,宋真宗被寇准的酒气一喷,居然稀里糊涂地答应了御驾亲征的请求。
好运气终于眷顾了宋朝一回,就在敌军统萧达凛趾高气昂到前线勘察地形的时候,宋军一个普通的军头猥琐地在一张床子弩上扣动扳机,直接把敌方统帅射到了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