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之盟的意思,弭兵之盟什么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08 16:37:25

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弭兵意思为平息战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弭兵会盟,是春秋后期在诸侯争霸过程中晋、楚协调霸权之争的会盟。

弭兵之盟的意思,弭兵之盟什么意思(1)

第一次会盟:

作为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的中立的力量——宋国。宋国大夫华元不但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在知道晋楚互派使臣之后,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促成晋楚和平相处。

晋国、楚国第一次弭兵之盟很不稳定。晋楚两国长达半个世纪所积的仇隙,是没办法在短期之内,或者只靠这一纸合约化解。晋国、楚国双方在形势不利于己时,都希望靠着暂时的休战而得以调整;但是,当形势好转时,就会把盟约抛在脑后,发起新的攻击。签订合约后不久,就爆发了鄢陵之战,楚国被打败。

弭兵之盟的意思,弭兵之盟什么意思(2)

第二次会盟:

晋楚鄢陵之战楚国战败后,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迫使楚国不得不参加会盟。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春秋时期的强国,都想再一次弭兵。于是,宋国大夫向戌为第二次弭兵积极进行外交活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

会盟结束后,春秋争霸战争暂时停止。战争减少使得中原小国承受的战争灾难与负担减轻很多。但是,这些小国此后,“仆仆于晋、楚之庭”,“牺牲玉帛,待于二境”,受到晋国、楚国两国的严重剥削。

晋国、楚国两国,牺牲了小国的利益,达到暂时的和解。晋楚两大国虽然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互相瓜分霸权,形成了表面的均势,但各国也得以免去连年征战之苦。弭兵之会(公元前546年)后,晋楚大体平分霸权,晋国总体上占优势。

弭兵之盟的意思,弭兵之盟什么意思(3)

弭兵盟会召开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为减少,此后的十几年未有战事发生,而晋、楚两大国之间,在其后的40年内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

"弭兵"盟会是春秋时期由诸侯国间的争霸转向国内大夫间兼并的一年,也是春秋时代由前期转入后期的一年。

争霸斗争的战场,则由中原转向东南地区的楚、吴、越间进行了。

弭兵会盟对春秋时期的变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春秋历史进程。

弭兵之盟的意思,弭兵之盟什么意思(4)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