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接着再然后最后写一段话,用先然后接着又写一段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08 17:46:46

今天读了王阳明说的一句话经典语录:“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 ; 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用先接着再然后最后写一段话,用先然后接着又写一段话(1)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董宇辉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的圣人。第一个圣人就是孔夫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第二个就是王阳明,他能把道理想通,还能把事情做好,他没有说等我想通了再去做,他是在行中知,在知中行。所以叫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这句箴言,仿若高悬苍穹的熠熠星辰,穿透历史的厚重帷幕,照亮了人类漫漫的人生征途,以极简练却深邃的笔触,阐述了立志与为学之间盘根错节、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立志,无疑是为学的动力源泉与核心所在。心若存高远之志,人便能在茫茫学海中笃定方向,坚毅前行。回溯历史,匡衡幼时家境贫寒,却心怀向学之志,家贫无烛,他便凿壁借光。在昏暗的墙缝微光下,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正是这股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立志成才的坚定决心,支撑他跨越了物质匮乏的艰难险阻,最终成为一代学问大家。倘若匡衡未曾立下远大志向,或许他的一生就只能在贫困的泥沼中庸庸碌碌,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立志,恰似在心灵的沃土里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而此后为学的过程,便是用日复一日的汗水与持之以恒的努力去精心浇灌,使其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为学,则是实现志向的不二路径。唯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广泛地积累知识、全方位地提升能力,心中的志向才不会沦为遥不可及的缥缈幻想。司马迁立志著史,为此他遍览古籍经典,不辞辛劳地走访大江南北,深入民间收集丰富史料。即使遭受宫刑这一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挫折,他也未曾放弃,反而发愤著书,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深厚的学识沉淀,最终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的史学巨著《史记》。在漫长的为学之路上,司马迁不断砥砺自我,持续丰富学识,才得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古流芳。

身处现实生活的我们,更应深刻领悟并积极践行立志与为学紧密结合的人生智慧。学生时代,是人生的重要奠基阶段,我们应当尽早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立下宏伟远大的志向。无论是渴望成为探索未知的科学家、救死扶伤的医生,还是用艺术点亮世界的艺术家,一旦立下志向,它便会化作一股强大的内驱力,激励我们主动投身于学习之中。而在学习进程里,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阅历的逐步增长,我们又能对自己的志向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进而适时调整前进的方向,让志向更加契合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

用先接着再然后最后写一段话,用先然后接着又写一段话(2)

立志与为学,恰似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缺一不可,缺一则无法在人生的道路上远行。让我们在心底郑重立下宏伟志向,将勤奋为学化作搏击长空的羽翼,向着理想的广袤天空振翅高飞,用汗水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篇章,奏响时代的奋进旋律。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