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一个诗人,心里都藏着一颗改变世界的心。
李白如是,杜甫如是,中唐诗人刘禹锡也是如此。
追梦的路上,总有坎坷,刘禹锡却不屈不挠。
刘禹锡游玄都观时,曾写下一首赏花诗,却因此被贬千里,14年后,当刘禹锡回到长安时,再游玄都观,写下一首昂扬的诗,说:我刘禹锡又回来了!
今天,分享的是刘禹锡的两首玄都观的诗,一首名为《游玄都观》,又名《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另一首名为《再游玄都观》。
《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通读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刘禹锡观赏了玄都观的桃花后所作,是一首赏花诗。
可事实上,这首诗却刺痛了当时的当权者,因为这首诗,他被贬为连州刺史。
明明是一首赏花诗,却为何会带来这样的后果呢?
事情还是要从“永贞革新”说起。
刘禹锡是极有才华的,21岁时进士及第,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成为太子校书,仅仅23岁,就成功步入仕途,前途光明。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后,唐顺宗即位。
即位后的唐顺宗任用王叔文、王伾等人,开始改革,他们维护统一,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并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作为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刘禹锡积极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同行的还有好友柳宗元。
不幸的是,改革只持续了约100多天。最后因为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永贞革新”以失败告终。
唐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参与“永贞革新”的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贬为州司马,史上称他们为“二王八司马”。
刘禹锡迎来了人生最灰暗的时光,在此次事件中,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朗州生活了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