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青半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农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青黄相接,也用来比喻事物或思想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第一卷:“只为明得不尽,若明得尽,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
成语故事
朱熹在《朱子全书》中提到,学习或做事要彻底透彻,不能停留在半懂不懂的状态。如果学习或理解只停留在“半青半黄”的阶段,就无法达到真正的精通。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事物未完全成熟或未完全完成的状态。
用法
• 结构:联合式。
• 感情色彩:中性。
• 用法:作定语,形容事物未完全成熟或未完成。
• 近义词:青黄不接。
• 例句:
1. 眼下麦子半青半黄,还无法收割。
2. 他的技术还半青半黄,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达到专业水平。
这个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做事要彻底,不能半途而废,也用来形容事物处于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