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探讨了教师能使用的惩戒手段,那么我们使用这些惩戒手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为什么很多老师惩戒学生后效果不明显,有时反而会有反效果,教师使用惩戒权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原则和细节?
一、 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惩戒的目的是改正学生的错误,如果不用惩戒学生也能改正,那就没有必要,千万不要为了惩戒而惩戒,学生一般的犯错和违纪并不是什么洪水滔天,很正常的。
许多学生三观尚未成熟,而且学生处在不同家庭中,受到的家庭教育不一样,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人和信息也是千差万别。
尤其是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能接触到的信息实在太多了,他们难免不会受影响,甚至可能会盲目跟风模仿。
所以学生犯错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使用惩戒手段,而是先把心静下来,仔细分析学生犯错的过程、分析他背后犯错的原因,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家庭、或者因为情绪,动机不同,惩戒的手段和轻重也是要差别的。
毕竟,*人都有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失*人、故意*人四种,而这四种*人的判罚也是有差别的。
二、 没有规则,不予处罚
对班级还没有具体规定的违规行为,不予处罚(违反学校纪律的除外),不知者无罪。如果有学生犯了,就及时在班级公开说增加新的班规,说明下次犯了就会给予什么惩罚。
这样,下次学生犯的时候,了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后,让学生自己说违反了哪条班规,自己应该受到什么处罚。
按班规处罚学生才能让学生罚的心服口服,不要觉得学生犯错了没有给予惩戒就觉得吃亏了一样,还是那句话:惩戒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要能改正学生错误,改善班级的班风不给予惩戒也是可以的。
如果觉得学生犯错没有惩罚可能会有不良影响,那么就应该不断完善班级的班规,补齐漏洞,避免学生钻空子,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 公平和公正
惩戒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管学生家庭出身如何、成绩如何、性别年龄,只要学生违纪了,那就按照班规给予学生惩戒。
如果是成绩优秀生或者班干部违纪那就更要根据班规惩戒,这样学生才不会认为老师偏心,其他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惩戒。
四、 惩戒手段要循序渐进
学生犯错要提醒在前,警示在中,处罚在后,教育贯彻始终,在制定班规的时候千万不要所有的错都是重罚。
惩戒必须要在学生的可承受范围内,如果学生做什么都要计较,只会让学生对老师反感,到时候就会群体作案,和老师作对。
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班规的时候就要和学生说清楚,最好让全班举手通过,明白这不仅仅是老师的要求,更是集体的要求。
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如果是无知或者是第一次,那就提醒警告先,多次犯错屡教不改的才选择惩戒手段,但是一开始也不要太重。
打牌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用王炸,否则后面学生免疫了就没“牌”出了。
五、 不能伤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健康
惩戒一定要有底线,不能伤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灵,所以体罚、辱骂学生人格这些绝对不能做,批评学生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千万不要给学生贴标签。
哪怕这个学生真的犯了很多错,看起来无可救药那种,你也不能说出来,要给学生起码的尊严和希望,让学生知道,你是尊重他的,你是对他有希望的。
如果学生知道老师放弃了他,他基本上也会放弃自己,自暴自弃了。所以老师们使用惩戒权的时候要注意底线
六、 因时而异、因材施教
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不同学生在不同时间和场合犯错,要灵活多变。
比如,你自己在上课,学生犯错,如果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惩戒,那么要放到下课的时候,不能影响课堂,他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先让其他老师带他到办公室冷静。
有些学生自尊心强的或者死要面子的,就最好不要在班里公开惩罚他,而是私底下拉他去办公室,让他自己认错和选择惩罚。
脸皮厚的或者群体性的犯错就需要*鸡儆猴,在课堂上公开谴责,端正班级的班风。
七、 始终不要忘了教育
惩戒学生的时候,不要忘记教育好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犯错,犯错了要怎么改,如果学生在接受惩罚后有点不服气就要及时安慰学生,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惩戒。
让学生明白,老师惩罚他是为了帮助她,是为了让他成为更好的人,并且老师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变得优秀。
八、 保证书
针对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犯错后老是不改的就请他写份保证书。
比如,如果上课多次违纪的。
就这么写
保证书
某某某,保证一周之内上课违纪次数不超过三次,否则就自愿接受xx惩罚。
保证人:xxx
见证人:他的朋友和班主任签名
这样学生犯错后面对这份三方协议,他对处罚的抵触就会少很多,如果学生不愿意写,你就说,你拿什么保证你不会再犯呢,口头承诺谁不会说,你总得做点什么让老师相信你吧。
参考文献
陈宇《学生可以这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