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6)
对于今天这样一个话题,不仅仅是老生常谈,也早已成了人们行之有效的理念;
兼于此,是不是无需再讲?又或者以为听多了,还在讲来讲去,烦不烦;
的确,孔子为了让人们树立起礼仪廉耻的人生价值观,创造性提出——君子和小人这形象分明的概念;
虽然,孔子所指的君子和小人,与我们理解的君子和小人,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但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做君子,莫做小人,否则,颠倒的人生不值一文钱;
相信,许多人就是有了这无形的引导,才在将错未错之时,有了良心发现,从而避免滑入不可预知的深渊。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此等观念树牢在心里,毕竟有它很现实的一面;
对我自己而言,早已用它来指导人生,至少能保证不会明显跑偏;
但通过已发文章来看,但凡发的是品读经典,总会有网络喷子出现 ,且带有明确目的讲一些负面之言;
我想,除了少数人属认识不足之外,其中不乏有带风向之嫌;
基于此,思来想去,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把人们的思想带偏和搞乱;
这岂就是小人之作,说明真正要做个君子依然很难;
既然小人时时存在于我们身边,若顺了他的意,岂不是阵脚自乱;
所以呀,孔子所倡导的理念,本就是优质文脉的一部分,哪能不去自觉扛起这份责任,强力地加以宣传。
【作者简介】钉钉,又名野子,本名李胜春,河南省正阳县人。著有《西部》《东方》等力作。现稿《品读孔子》系列论语里仁之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