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辛弃疾是南宋"双子星座",二人可谓不打不相识。淳熙八年(1181),朱熹主政南康(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以手续不全为由查扣了一船牛皮,当时牛皮属于军用物资,买卖运输有严格规定。不久,他就接到了辛弃疾的来信,说牛皮是部队购买的,不过手续上有点小问题,何必那么当真?辛弃疾时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军政一把抓,连朱熹也归他管。朱熹无奈,回信严厉批评辛弃疾,却也不得不放行。
辛弃疾形象
朱熹对辛弃疾不拘小节的作风颇有微辞,却对他的才华和能力极为称道。辛弃疾也对朱熹的才学推崇备至,说他将来一定会给皇上做老师。他总是以请教的姿态与朱熹讨论问题,态度极为谦恭,朱熹赠给他十二字箴言:"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辛弃疾拿来当从政的座右铭。
朱熹形象
朱熹的拥趸当中,不仅有辛弃疾,还有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赵汝愚。绍熙二年(1191)年十月,赵汝愚被宋光宗召为吏部尚书,成为南宋朝廷组织部门一把手。朱门同道一荣俱荣,辛弃疾得到了一个福建提点刑狱的官职,结束了他长达十年的闲居生涯。
赵汝愚形象
一损俱损,再被免去官职赵汝愚担任丞相后,征召朱熹进京侍讲。朱熹果然如辛弃疾所言,当上了皇帝的老师。当时,外戚韩侂胄因为拥戴宋宁宗有功,得到皇帝宠幸,便乘机揽权问事。朱熹弹劾他"擅权害政",由此引发激烈的权力斗争。庆元元年(1195)二月,南宋淫雨连绵,恐成天灾,宋宁宗下令大赦天下。韩侂胄借机攻讦赵汝愚"以同姓而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结果赵汝愚被罢右丞相,朱熹被去侍讲。远在饶州的辛弃疾没有机会参与党争,却也因是朱门同道,被免去秘阁修撰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