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要注意的方法,学生上课的方法与技巧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27 20:17:53

批评学生要讲究方法

文章来源: 沉舟侧畔 我说吾语

学生上课要注意的方法,学生上课的方法与技巧(1)

孩子对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对什么事都想去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因缺乏经验和对规则的不理解,就必然与运行规则相违背或者偏离,因而出现了大多数人所不认可的行为和结果——犯错误了。这是很正常的,学生就是在这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纠正、不断提升中,加深对大千世界的认知,提升自己适应世界的能力,掌握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存本领。我们当老师的,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行为中的不妥之处、产生的原因及改变方法,通常把这一过程看作批评和教育学生。

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形成了教育的复杂性,批评学生工作的是艰难的,批评学生的过程更是不预测的。在一个班级中,每天总有学生会犯错误的,而且所犯错误是各不相同,即使学生所犯的错误看起来是相同的,但犯时的动机、造成的结果以及所采用的手段不同,这就需要批评所采用的方法方式也是完全不同。大家都知道,最令老师烦恼的是有的学生天天犯同一个错误。殊不知,如果此时老师越气愤,那犯错的学生心里更越高兴,明天还会重蹈覆辙,让老师疲于应付。细想一下,才会知道这个是故意在作弄老师,与教师对着干。所以当老师的,千万不要小瞧学生,学生也是很有办法的。这个时候当老师必须要冷静,反思自己以往的教育行为是否得当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至少说师生关系已经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教师在处理以往的这个学生问题时,方法是否欠妥当的,也许是批评学生时没有注意批评的方式、场所,没有考虑学生当时的情绪和心理承受力,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 ;也许是这个学生看不起老师;也许是老师平时一个不谨慎的言行,让这个学生非常讨厌你,甚至非常痛恨……。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学生犯错误的根源极大可能还来自教师的本身。教师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敬畏学生,要精心谋划、小心实施,千万不要简单化,以免在批评学生时产生新矛盾与冲突。因此,老师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方法,要做到以下六点:

一是老师要高度自律。《论语》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出表率,尤其是老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规范,不能率性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的尊严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教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感情依赖和精神寄托。

二是教师科学从教。稍微认真分析一下,学生的问题与错误忽多忽少都与老师的教学行为有关,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管理太严厉。当老师都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对学生的要求特别高,过分追求完美,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子,不会给学生留半点回旋的余地,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工作负责、事业强的老师更是如此。二是老师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把学生当成小孩,可以随意贬低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总是想办法折腾学生。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叛逆的心理,故意捣蛋给老师制造麻烦,来寻求自己内心的平衡。三是老师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学生犯错误时,从来不问事情的经过、对与错及其产生原因,总用教师的强势去压制学生,让学生不敢再犯错误。因此,当教师的一定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传递正能量,杜绝教师的负面情绪影响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三是教师尊重学生。保护好学生的尊严与隐私,这是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尊重学生,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要发自内心,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要包容学生的弱点与不足,要让学生在学校里体面、舒心、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即使学生有错,也不能伤害他的尊严和人格。在日常学校生活中,老师常常有不尊重学生的行为表现,而且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发生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尤其是犯大错误的时候。往往此时,教师没有控制情绪、不讲究教育方法,不仅没有把学生教育好,还教师自己埋下更大的问题隐患。马卡连柯说过:要尽可能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四是批评学生要和风细雨。学生犯错误这是学生的本能,教师要善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把教师自己的情绪控制好,先把错误止住,不让错误所带来的后果继续扩大,批评学生不要过于急躁,要把握好节奏,即使教师完全掌握事情来龙去脉及解决的办法,也要考虑犯错误学生的情绪及心理承受力,适当延迟处理,给犯错学生自我反思与改正的时间,并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看看学生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改正,老师也就无需处理和教育;如果学生意识到错了,但不知道怎么做时,教师适当指导一下:假如学生没有意识到错误时,尽量用和风细雨的方法进行教育和处理,绝不能发怒,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师教育学生时,当老师采取严厉强制的手段,学生想的如何反抗对方来保护自己,形成紧张的心理防范。根本不会去倾听教师说的话语,怎么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反之,当学生完全卸下保护自己的外衣后,才有可能接纳教师的建议,并付诸自己的言行中。因此,要把“尊重”、“信任”和“爱护”放在第一位,缩小心理之间的距离,批评与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五是教师控制情绪。当教师每天不仅要上课、写资料、写论文、管理班级等等许多事情,是很烦人的。但教师一进学校,就要设法让自己静心,少抱怨,要从容、淡定、耐心地有情有理地处理身边每件事情。学生犯错误时,心里特别紧张,有的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情绪已经失控了,心里的承受力很差,这时教师就要控制好自己,别急于解决,给学生缓冲的时间,让学生卸掉学生自我保护的“盔甲”。但也有极少的学生犯错误,就是故意来整教师的,来与老师斗智斗勇,试一试老师的底线在哪里?有什么办法管理学生?这时,老师要是情绪失控,犯错的学生尽管在老师面前装得很委屈,其实他的心里就特别高兴——老师又被玩了一次,让他看到老师的“无能”与“低智”,教师就成他眼中的“玩具”,这一点,当教师一定小心。因此,教师要不动声色,让学生无法揣摩,无法知道老师的所思所想,冷静有方法地解决学生问题,拿出足够的耐心、爱心和细心。在批评学生时,要与学生共情读懂学生内心的需求,帮助学生犯错误的深层次原因,并提供合情合理的改正策略,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与帮助。

六是批评因人而异。在成长中犯错,在犯错中成长,这是学生必经之路。教师善于利用学生犯错这一宝贵资源,促进学生成长。批评学生时,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要让每个学生体面、心悦诚服地教师的批评和建议。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注意自己的批评时的语言、批评时的场所以及当时学生的情绪状况。对于性格外向不注重细节的学生,批评方式可以是小错误重处理,大错误要从轻从缓处理,尽可能保护他的尊严和人格,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勇气、意志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当教师一定切记:要怀敬畏之心,去批评学生,让学生在微笑中改正错误,快乐从容地奔走在成长大道上,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