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年满65周岁才能办理老年免费公交卡。我办卡三年了,没少坐公交车。
今天坐在宽敞、明亮、整洁,并且人数不多的公交车里突然有个感悟:现在的交通真是太方便了;我们什么时候告别了以前拥挤不堪、出行像打仗乘车模式?以前老旧不堪、慢如蜗牛的破公交去哪了?
今昔对比,我感到交通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通便捷。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西藏林芝服役。探家或外出公干回内地,有两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乘坐班车走川藏线或坐汽车到拉萨改乘飞机。
走川藏线的班车一周发两次,得预买车票,买上了才能按规定的时间走;买不上就得等。乘坐部队班车路顺了得一个星期到成都,路不顺就没样了。那时的川藏线是土路,通行条件与现在比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如果坐飞机回内地,先得打电话让拉萨的朋友联系飞机票。买到机票后再提前几天坐一到两天的汽车到拉萨,然后飞到成都或西安。
现在从林芝回内地,川藏线基本不走了,买张火车票,三两天就到家了。就是坐飞机,林芝也有了飞机场,当天就可以到成都。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充分发展。不仅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公路等级不断提高;铁路提速和全新高铁网络的初步建成更加快或提高了运力。而且城际铁路、地铁等新交通形式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以前的出行难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想一想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啥时候告别了拥挤不堪的交通?八十年代坐成都到北京的特快,一天两夜到新乡从来没有买到过座位票,全是在过道里或车厢接头站着。现在可好,飞机可以选择打折机票;铁路可以选择普客列车、动车或者高铁。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告别了春运出行难的窘况。
三是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以前焦作公交车就开辟了八条线路:一路走北路到中站区,二路走南路到中站区,三路去冯营矿,四路去演马矿,五路到六号院,六路到博爱张茹集,七路到修武高村,八路去博爱柏山。在发车频率上,除五路市内公交高一些外,其余公交每天发两次或四次。现在焦作公交有四十多条线路,我都记不清这些线路是哪到哪,都是几分钟一趟,客观上告别了拥挤现象。
现代化、智能化设施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语音自动报站名、刷卡收费、投币收费代替了售票员功能。
特别有感觉的是以前坐公交,车辆老旧、人多拥挤。现在坐公交,不仅车辆宽敞、洁净如新;还很少看到有站立的乘客,大家都优雅地有序乘车。特别是以前车少人多,乘车时人还没有上车或上车还没站稳,就可以看到司机就启动开车,很不安全。现在看到上车的人没坐稳公交车就不启动。这一人性化的温馨举动实在太感人了。每次坐公交,由于部分老人乘客不知道司机等乘客坐好后才开车的要求,往往慢慢腾腾,我心里就盼望每一个上车的乘客尽快就近找座位坐下,这样既方便司机按时开车,也为大家节省了时间。
四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个人电动自行车的大量普及,客观上也分流了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数。
以前是出行难。包括买票难、等车难、上车难,乘坐环境相当不好。现在真是太方便了。
国家发展太快了,有许多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有许多习以为常的事不知不觉就告别了我们。
这是时代的进步。生活在我们这个国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