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蝶蝶。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中提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意思是早上起床后一定要洗脸刷牙,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洗手。看来,我们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就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了。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强调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因为,一个卫生习惯好的孩子能够保持干净、清爽的形象,这对自己是一种尊重,对他人也是一种礼貌。更重要的是,孩子通过洗洗刷刷,洗去了污秽和细菌,最大程度地预防了疾病,维护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10岁的涛涛聪明活泼,但是不太讲究个人卫生。每次上完体育课,同学们都说:“涛涛,你该洗澡了,臭死了!”他的同桌刘茜更是把凳子往外一拉,尽量离他远点。
一次课堂上,刘茜闻到了一股脚臭味儿,仔细一看,原来涛涛正把鞋子脱了晾脚呢!又有一次,涛涛刚到学校,刘茜就问:“你今天早上吃鱼了吗?”
涛涛说:“没有啊!”
“那你嘴边怎么有一根鱼刺啊?”刘茜问道。涛涛用手抹了抹嘴,说:“哦,我昨天晚上吃的鱼!”
刘茜惊讶地说:“你昨晚刷牙洗脸的时候没有发现吗?那今天早晨洗漱的时候,也该发现了吧?你是不是没洗脸啊?”
涛涛说:“好像是!”
涛涛之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跟妈妈有很大关系。涛涛的妈妈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的,根本顾不上辅助涛涛打理个人卫生。而涛涛的同学刘茜已经向老师反映过多次,不想和涛涛坐同桌,因为她实在无法忍受涛涛身上散发出来的臭气。对于一个爱干净的孩子而言,每天必须和一个不讲究卫生的同学相处,真是一种折磨。
所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可以保障他的身体健康,也能避免他因不讲卫生而引起人际交往障碍。因为没有哪个人愿意和头发油腻、浑身散发着臭气的孩子相处。我们做妈妈的,一定要给孩子建立爱干净的意识,同时,耐心细心地引导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终身受益。
勤洗手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因为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用手把食物送到嘴里,如果孩子的手上沾满了细菌,细菌就会随着食物进入肚子里,引起肠胃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监督孩子勤洗手,我们越强调,孩子就越重视。
除了在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之外,我们还要让孩子注意,在打扫完卫生、整理完物品、数完钱、摸完小动物、外出归来、玩完电脑后都要洗手。在不方便洗手的情况下,一定要用湿纸巾擦手,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常常把湿纸巾带在身上。
当然,洗手不是用水把手浸湿,然后擦干就可以了。洗手最好用温水,一定要用香皂。据实验证明,用香皂洗手,*菌的效果比只用水洗高7~8倍,可去除手上90%的细菌。而且,我们要把正确的洗手方法教给孩子,让孩子把手心、手背、手腕、手指、指甲都洗得干干净净,这样细菌就会远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