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左手锅柄
右手锅铲
一名10岁小学生下厨房的视频
近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颠勺、甩勺、炒菜一气呵成的小学生
让网友直呼被牛哭了
网友:被嫌弃素材 1,怎么能不让我妈看到这篇?视频走红网络的同时
劳动教育再次成为高频热词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让劳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让学生不再止于“纸面”成长
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
家庭、学校还要跨过这些坎
01
在通州区运河中学东校区李世英老师的课堂上,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如果家里大人不在家,你会自己做饭吗?大部分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叫外卖!”
这样的回答并没有让李老师感到特别意外,据她观察发现,即便是初中生,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家长接送,甚至要爷爷奶奶背书包。
“ 不愿出力,不能吃苦”
“没有养成好习惯”
“缺啥买啥,不愿动脑与动手”
……
中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素养亟待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背后,李老师认为,更多的问题出在了家庭,“家长普遍忽视劳动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
“经常能看到学校报告厅地上有丢弃的垃圾,自己产生的垃圾也不带走;教室里产生的垃圾就不断往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硬塞;拿个资料,在书包里掏半天也找不到……”
“更不用说缝缝补补了”,李世英清楚地记得,在教授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玲珑枕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家里从未使用过针线。可想而知,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什么东西坏了要么买新的,要么家长代劳。
谈起劳动教育缺失的根源,李老师滔滔不绝:如今大多数家庭仅重视文化知识学习和升学,却忽视中小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植和劳动技能的训练,劳动教育在家庭缺位,特别是家长对待劳动的基本认知、态度和做法,直接影响孩子劳动价值观的确立。
02
开展劳动教育、独立设置劳动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并不陌生。多年前,劳动课也曾经作为专门的必修课来开设。谈到这门课对学生的影响,不少老师坦言,学生目前还只是身体“躺”在了书本中,学生只是在“纸面上”完成所谓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