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图)
每年3月的三好生评选工作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遗憾,今年有两个学生的票数一样,令我难以取舍,但名额有限,我只好给其中一个孩子做思想工作。
于是想起多年前儿子对此的心结。那是他上学后第一次评三好生,落选了,儿子很伤心,觉得自己很失败。那些快乐的或乖巧或顽皮的孩子们第一次遇到荣誉的考验,当时使得很多家长也都在议论这件事情。为了安抚儿子的情绪,晚上睡觉时我搂着他问:“儿子,三好学生的事你不在意了吧?”
“在意,上课我都不想回答问题了。”儿子噘着小嘴说。
“哎呀,儿子,这点你可得向妈妈学习了。”
“学习什么呀?”他问。
“学习妈妈遇到挫折的态度啊,妈妈上学也不是三好生,但妈妈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我一边轻点着他的小脑门一边愉快地说。
“什么叫愈挫愈勇啊?”他仰起头问。
“就是越是跌倒越坚强乐观啊。”
“可是我也很坚强啊,我跌倒了流血都不哭。”
“儿子,你跌倒流血是看得见的伤口,还有一种伤口是看不见的,是心里的难受、委屈呀什么的,比如你没当上三好生心里的感受,这也叫跌倒,也叫挫折。儿子啊,越是这种情况越是要坚强,要乐观,因为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
不知儿子是否听懂了,那晚,在我怀里的他可爱地酣睡着……
其实,这是我想告诉所有孩子的心里话:做好自己,不为虚名!每一个不是三好生的孩子,好好努力,你们一样是妈妈此生的至爱与骄傲!
作为师者,我是希望取消三好生评选的。我并不认为这种评选带给大多数孩子的都是积极的正向的引导。小学我不清楚,初中阶段评选“三好”分级别:校级、区级、市级。想做区级三好,小学必须是三好生,想做市级三好,必须曾经是区级三好生。因此,这三好的荣誉一般来说就总是集中在几个孩子的身上,久而久之,大部分孩子就只是参与投票而已,很多人心中想的是:“三好”与我无关。
你看,这无形中给人分三六九等,让刚入学的小孩子就承受“我不如别人”的打击。教育部门总是给自己出自相矛盾的难题,这就好像给教师评职称,让我们都扪心自问:难道那个没评上的真不如你?
元旦时,校领导让我们年级组承办联欢活动,主动权在手,我们设置了一个环节,就是给初三毕业班的所有学生颁奖。针对学生“亮点”,奖项分多种,每个孩子的名字都沐着主持老师甜美的声音飘过:某某“学习优异奖”,某某“赛场之星奖”,某某“自强不息奖”,某某“乐观上进奖”等等。活动结束,每个班都有几个代表拿了奖状分发下去,孩子们的快乐难以言表。
说真的,和孩子们相处久了,一届又一届,一个又一个,三好生总是极少数,但是很多三好生我已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了。可我记得那个不是三好生的顽皮的男孩,每次大扫除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你是否喜欢将来有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也记得那个不是三好生的奋进的女孩,有次发书,破损了边缘的那本她举手接了过去,你是否希望将来会有这样的生活伴侣?我还记得那次家长会,我安排小组长逐一发言,在一个不敢发言的组长退缩的情况下,有一个组员主动顶了上去。如果我们的社会每个人都敢担当,怎么会有不好解决的问题?
忘不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虽然,他们都不是三好生!
(作者为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九中教师)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