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大闹天宫
相信多数人,不知这是啥地方,又是啥意思。实际上这是孙悟空拜师学艺的地方。
《西游记》,四大名著之一,尤被少年儿童喜爱阅读。刻画的孙悟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武艺高强,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上天入海,使得一根金箍棒出神入化,直至现在,模仿他的人还不少。
那么,孙悟空为什么选择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师学艺呢?其实通过仔细阅读及查看有关资料,今天恍然醍醐灌顶。
其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没有这个地方,这只是作者为了描写唐僧,刻意虚设了孙悟空这么个形象,实际上“孙悟空”代表的就是唐僧的那颗心。作者吴承恩根据中国博大的汉字文化涵义,虚设了这么一个地方,这也体现了吴承恩的精明之处。
孙悟空表面上是外出学习,实际上是为了心上内修。吴承恩给他选的地方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个《西游记》里面都有详细地介绍。
但是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际上孙悟空拜师学艺的地点,就是自己的那颗“心”,孙悟空拜师学艺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
“灵台”就是指“心”的意思,例如《庄子·庚桑楚》中提到的“不可内于灵台”,这里的灵台指的就是心灵。
鲁迅在自己诗作《自提小像》中的第一句“灵台无计逃神失”,此处的“灵台”指的也是“心”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就是“我的心无法逃避爱神射来的神箭”。
“方寸山”,我们平常说的“乱了方寸”,就是指“心”乱了,“方寸山”说的就是“心”。
“斜月三星”实际是一个字谜“一钩斜月带三星”,指的也是“心”。
所以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代表的就是“心”字。“灵台方寸”和“斜月三星”都是“心”的别称。具体的说,“灵台”即心,“方寸”即心,“斜月三星”是指“心”的形状。
因此,孙悟空拜师学艺的地方,不仅是一个字谜,更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它表达的是寻找自我心灵、修行内心、追求自我的过程,通过这个地名,吴承恩暗示了修行的重要性和内在的探索。
实际上,最早的中国汉字的“心”字,其外形就像个活脱脱的猴子脸,而且猴性的特点像似一个变化不定的心性,吴承恩选择用猴子代表“心”再恰当不过了。我们平常说的“心态”,就是指心的形态,心态发生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态决定命运”。
所以说,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由自己的“心”决定,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所以说,每个人都应该修好自己的那颗心。
所有的福报都因心而起,所有的风水也都因自己的心而定。
孙悟空没遇到唐僧之前,那真是闹心,躁动不安。闹海、闹天、闹阴间,可以说是打遍三山五岳没有敌手,最后惹来佛祖,五指化作五行山,把孙悟空扣了五百年,实际上这五百年,就是让孙悟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孙悟空“五行山下定心猿”。
直至遇到菩萨,才意识到“菩萨我错了”、“我知悔了”。再到后期跟随唐僧上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继续修炼,实际上修的还是那颗“心”,直至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修心”。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人心一念之起,天地都知道,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即就报!
所以说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值得一读,它告诫我们人的一生修心的重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修好自己的那颗“心”,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12生肖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