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跑步的人都会关注自己的运动状态,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状态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更像是音乐中的五线谱,起起伏伏。亢奋和低潮错落交替,形成独特的节奏和规律。
亢奋的时候,身体总有用不完的力气,即便跑完一个20公里依然不够过瘾。而在低潮时刻,却连1公里都懒得跑。
现在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因,我们锻炼的节奏被不可避免的打乱,甚至被迫中断。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让自己即使停止跑步,也能够保持训练,成为了跑者们关注的一件事。
跑步能力由力量、体能和技术这三方面来决定。
当我们完全停止训练后,这三方面能力都会开始下降,根据统计资料,在停跑头两个星期,身体的各项机能变化并不是很大;但是在2周之后,身体中的线粒体密度和酶活性会持续下降,从而影响我们的有氧代谢能力,降低我们的有氧阈值、乳酸阈值以及最大摄氧量,下降速度最快会发生在停训3-4周后。
停跑2周后,最大摄氧量降低约6%,九周后降低19%,11周后降低约25%。
但是如果你不是完全停止运动,只是减少了运动频率,或者改变运动模式,进行其他交叉训练,那么就可以有效维持和减缓体能水平下降的速度。
事实上大部分跑者日常都不注重力量和技术训练,导致虽然有很强的心肺能力,但是核心力量薄弱,身体动力链传导差,跑步效率低,容易受伤。所以在这段时间通过室内训练可以很好的针对力量和身体知觉开展训练,从而补齐这方面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室内训练,都有哪些在家里就能进行的方法。
原地跑练习
很多跑者会在家进行长时间慢跑,但是来回的折返或者绕圈会对我们的关节及骨骼产生过大压力,容易导致受伤,所以我们更推荐在家进行原地跑练习。
原地跑是非常好的跑姿训练,持续的原地跑也是很好的有氧训练。
训练时我们可以对着镜子,赤脚在瑜伽垫上跑,对着镜子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观察和纠正你的姿势。大部分人的身体知觉都比较差,加上从没有观察过自己的跑姿,自我感觉和实际姿态会偏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