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一本书, 范树怀16年写的《引导孩子成为学习优秀生的父母之道》。9年过去了, 书上所写的教育观念仍让人叹服。 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二。
大家都在讲,上了小学,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今,咱家的宝也进了小学。 再追问,很多家长妈妈也是一知半解或是在培养习惯的路上半途而废。感情嘴边挂着的好的学习习惯,妈妈们这是过过嘴瘾啊。
研究高考状元的第一人王极盛教授在他的《高考狀元的家教秘密》里总結提出:“好习惯决定好成绩。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习惯的作用远远大于一时的考试成绩。”
细链拴大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娃娃就是要从小抓起。幼儿和小学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错过了,再培养良好习惯,花费时间长,效果不一定明显。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好的习惯培养真的离不开咱们父母的引导、培养。那么,孩子初上小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是自我管理起居时间;二是管理好自己的书包;三是定时完成家庭作业(这点,我崽 就在坑里挣扎呢。同款的请举手 )
√ 规范的书写习惯强调写字姿势,严格纠正漏字、错字、别字现象。数学计算规范化,严格计算步骤。
√ 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增加听课针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前预习十分有益于提高自学能力。
√ 课上专注的习惯听课是学习最重要的环节。上课必须专心致志,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 及时复习的习惯根据遗忘规律,新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复习。√ 独立作业的习惯不依赖父母,依靠自己独立思考,查找资料去完成。
√ 阅读好书的习惯阅读好书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展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一生受益。
那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有几点建议:
一、父母示范、树立榜样。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作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无形给孩子树了个模板。
说个反面案例,家里有个鹅毛沙发,那叫一个宽敞柔软,我和爸爸闲暇之余总爱上面葛优瘫。新学期的围棋课旁听,发现个大问题,这娃咋跟面条似的,总爱趴桌子上呢。 和爸爸讨论,一致觉得这沙发的问题。决定就是躺平,也绝不在孩子面前。
二、行为训练、持之以恒。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研究告诉咱,你养成个习惯得21-90天。关键在头3天,决定在1个月,孩子能够养成初步的习惯,好习惯就是这么一步步训练出来的。
三、制定规则、坚决执行。加减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希望孩子有什么好习惯,就鼓励他,引导他,让他的好行为不断出现,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就越牢固。对坏的习惯用递减法,就是说他的坏行为比原来次数减少,就可以奖励他。
四、必要强制、严格要求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共同的意志。比如孩子作业磨蹭就用小闹钟定好时间,到时间就提醒他,没做好也不能拖延时间。训练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不要一见孩子哭天抹泪就心软。改正不良习惯脱胎换骨,哪能不痛!
五、及时评价、奖惩严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坚持奖惩严明。孩子今字写好,咱就可劲夸周正规范。今自己整理书包了,就夸这娃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了。夸具体,夸得实在。今作业没按时完成了,咱就取消第二天放学后的放风。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啥是规矩。
孩子天性就是玩,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道阻且长,诸君一起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