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网上曾有的这样一句问答:史上最笨的诗人是谁?
答:贾岛。
问:为什么?
答:因为贾岛有一句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两句诗,花了三年的时间写成。这确实是一个很“笨”的诗人,可是,就是这三年憋出的两句诗,却成为经典名句,后世流传。
“两句三年得”出自贾岛的《题诗后》,是贾岛题在《送无可上人》这首诗的后面。
让贾岛费尽心思写作的《送无可上人》有什么高妙之处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
《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zhǔ】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无可:僧人,本姓贾,贾岛堂弟。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为上人。
贾岛曾与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
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人。
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将身子倚在树边休息。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在这首诗中,贾岛表达了对堂弟的留恋之情,对佛门清静之地的向往。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是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即是表述写下这一句的艰难过程。
“两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是,贾岛为了写就这两句诗,费了很大一番工夫,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贾岛花费一番大工夫写作出来的句子,究竟好在哪里呢?
送别堂弟,堂弟孤独行走的身影,倒映在潭水中,给人形影相吊的寂寞感。堂弟旅途疲惫,于是,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中平添了孤独无依的悲苦。
独行,潭照影。疲累,树栖身。
孤苦,清冷,扑面而来。
明代布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评价这两句:贾岛“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其词意闲雅,必偶然得之,而难以句匹。
他说,贾岛这两句,词意闲雅,一定是偶然得到的,再难找到恰当的句子与它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