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全诗译文,僧推月下门全诗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16 02:07:48

中唐贾岛是一位著名的“苦吟诗人”,他少年时代曾经当过僧人,还俗之后一生遭际坎坷,于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上,借以平复自己的内心。

因为写诗的时候,热衷于咬文嚼字,反复琢磨,所以贾岛还得了一个“诗奴”的外号。意思是说,他整个人都成为了诗歌的奴隶。为了写诗,他失去了人生自由,完全被诗歌本身驱使。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全诗译文,僧推月下门全诗原文(1)

由于在诗歌炼字上面反复吟哦,殚精竭虑,贾岛还为中国文学创造出了一个名词,叫做“推敲”,出自《题李凝幽居》。

《题李凝幽居》赏析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白话翻译:

李凝幽居的地方,少有近邻。只有一条野草杂生的小径,通往无人打理的小园。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敲响柴门,惊动了池边树上,酣然入梦的鸟儿。

月下的荒园景色被行经的小桥,一分为二。移步登上石山,白云便由此而生。暂时离去,改日还来访问。曾经期待留在这片幽独清美之地,他日一定不会辜负这个誓言。

野史传说,贾岛还是一名僧人时,曾经骑着驴子,吟诵着这首诗歌,冲撞了韩愈的车驾。韩愈听说之后,就把贾岛叫到自己跟前询问。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全诗译文,僧推月下门全诗原文(2)

贾岛告诉韩愈,这首诗写成之后,自己为了诗中第四句,到底应该用“推”字,还是“敲”字犹豫不决。韩愈想了想,告诉他,还是用“敲”字更好,于是诗的第四句就成了“僧敲月下门”。

不过,野史里面没有交代韩愈选择这个“敲”字的理由,“推敲”一词由此成名。那么,“敲”字比起“推”字,到底好在哪里呢?关于“推”、“敲”的争论由此绵延一千多年。

韩愈是中唐举足轻重的文坛领袖,素有“百代文宗”的雅号,同时他也是“唐宗八大家”之首。由于他认为在这首诗中用“敲”字更好,所以这种看法在随后的千年来,基本上就成了主流。

但是到了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却提出了异议。有一回,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上发表文章称,贾岛这首诗中第四句,里面的“敲”字换为“推”更好。

原来,朱光潜认为:“‘推’字固然鲁莽,但是它代表孤僧步月归寺。寺门原来是虚掩的”、“他自推自掩,足见寺里只有他一个孤零零的和尚”、“如果用了‘敲’字,就显得他拘礼一些,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全诗译文,僧推月下门全诗原文(3)

朱光潜的这个提法,十分新颖,初看也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仔细一品却发现,他把首句中的“僧”与“幽居”,进行了错误地解读。

首先,我们说朱光潜的第一个错误,对“僧”的错误认识。《题李凝幽居》在标题中已经写明了,这首诗歌是作者本人“题写在李凝居所”上的作品。

它写的是作者前往“幽居”,访问李凝不遇时,产生的某种感受。但是朱光潜却把诗歌的内容理解为:贾岛本人幽居于荒园,趁月色出游,兴尽而归时的感受。

朱光潜觉得“幽居”既然是贾岛自己的居处,四处又看不到近邻。那么,贾岛出门就只需要将门虚掩一下,回来再轻轻地推开就好了。

朱光潜之所以会把诗中的“僧 ”当成作者,是因为对诗人的生平缺乏了解。《唐才子传》中介绍,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号无本。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全诗译文,僧推月下门全诗原文(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