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我发现自己在不同年纪对书籍的选择、读书的感受和自身的认知都在不断变化。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年纪的读书感受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生时期:我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和历史书籍,阅读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那时的我们,对于读书的感受是兴奋和满足,因为书籍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步入职场:工作之后,由于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于是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阅读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管理书籍和职场经验书籍,从而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竞争力和认知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生活和事业。
步入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稳定的事业,现在的我们更加注重读书的质量和深度,会选择那些能够引发自己思考和共鸣的书籍来阅读,比如一些文学作品、心理书籍和哲学书籍,从而来放松身心和陶冶情操。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读书都是带着目的性去读的,不像学生时代的我,喜欢读《读者》、《意林》、《平凡的世界》、《看见》等等,当时读这些书纯粹是喜欢阅读。
其实吧,不管是喜欢阅读也好,带着目的去阅读也罢,读书总比不读书好。读书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就像一棵屹立的树,在绝境中也能开始一朵素雅的花。不读书的人,内心是贫瘠的,这种人只要一经历低谷,就会如风中的麦子,一吹就倒。
读书也许不会让你立刻飞黄腾达,发家致富,功成名就,但是它可以开阔你的眼界,带你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看见世界不同的风貌。读书会让你的心灵更加丰富,而不是鼠目寸光,天天只是沉浸于鸡毛蒜皮之事。特别是人生当中,遇到困难时,茫然无助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时,也许之前读过的书会在这时,升起一股力量,带你走过最黑暗的时光。
对于不读书的人,他的价值观完全来自他身旁的亲人、朋友等,他的内心是非常贫瘠的,一旦遇到事情,内心就容易手足无措,迷茫无助。
读书会让一个人自信满满,也许他在物质上不是特别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他是富足的。爱读书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平静的,他能够静下心来,随手拿起一本书,随着书中的内容不断的丰富内心,陶冶情操,开拓眼界。
如果你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或者觉得十分的焦虑不安,找不到任何的动力,不妨让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也许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曾经我读过杨绛老师的《我们仨》,读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陈道明老师回忆钱钟书时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在他家里闻到书香,你在他们家可以听到安静,你在他们家也同样可以看到从容”。其实一个家最好的样子,不是金碧辉煌的装修,不是满屋的高档家具,也不是扑鼻而来的香水味。家要保持整洁干净,在家里能闻到书香、听到安静、看到从容。
一个家最顶级的香氛是满屋书香。一个家可以没有书房,但一定要有书香气。一家人都爱阅读,就是无形中在为自己的家庭积累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亲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让一个家充盈爱意、保持温暖,成为我们一生的港湾。家庭安宁,父母性情温和,能让孩子感觉到源源不断的爱意,孩子更容易成为有温度的人。孩子被温柔以待,内心就越柔软、越富足,未来的人生路走得越远越稳。
一个家最好的样子,就是每个人都能保持从容淡定,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相互鼓励、彼此支持,一起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一个从容的父母,看到孩子的问题后不过分敏感,会让孩子感到安心、自在。当成长氛围充满自由和轻松,孩子才能专心按着自己的节奏,充满底气去应对挫折,关怀自己,善待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