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是什么样的人品,范爱农简介资料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17 03:00:04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厦门大学历史上人才辈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厦门大学近百年建校史上的十大男神。

1号男神:陈嘉庚

创办者

陈嘉庚肯定是厦大头号男神,他已经离开我们55年了,但是,他的故事,从来没有停止传播。

陈嘉庚(1874-1961),福建同安县集美社(即现厦门市集美区)人。

1921年陈嘉庚倾巨资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华侨独资创办的大学。陈嘉庚独立维持厦大16年,即使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困境,他仍然不放弃办学理想,称:“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陈嘉庚多方筹措校费,艰苦支撑,百折不挠维持办学。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极为深远。

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生前曾被*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前身为集美学村各校)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范爱农是什么样的人品,范爱农简介资料(1)


1号男神:陈嘉庚

2号男神:陈敬贤

“第二校主”

相对于陈嘉庚,陈敬贤不太为人所知,他是陈嘉庚先生的胞弟,不太为外人所知的是,陈嘉庚创办厦大所捐的款项实际上是由兄弟二人共同出资。

陈敬贤(1889-1936),厦门大学私立时期(1921-1937)校董会董事。他是陈嘉庚创业兴业、倾资兴学的忠诚支持者和最得力的助手。陈敬贤追随兄长教育救国之理想,本着“欲尽国民本职,不惜牺牲一己之安,乐以赴之”的理念,尽心竭力,襄助其兄开办了集美幼稚园、小学、师范、中学和厦门大学。陈嘉庚创办厦大所捐的款项实际上是由兄弟二人共同出资。1919年5月,陈嘉庚回国办学,陈敬贤赴南洋主持陈嘉庚公司商务,期间公司的多数盈利都用于建设厦大。而自1922年至1934年,在陈嘉庚返回新加坡经营企业期间,陈敬贤负责管理集美各校和厦门大学,为厦大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尊称为厦门大学“第二校主”。

范爱农是什么样的人品,范爱农简介资料(2)

2号男神:陈敬贤

3号男神:林文庆

厦大第二任校长

林文庆(1869年-1957年)字梦琴,祖籍福建海澄,1869年10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1887年考取英女王奖学金,成为东南亚获得该项奖学金的第一位华族青年,后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以及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921年到1937年出任厦大校长。

林文庆原本是要被孙中山电召回国,要当外交部长的,后来孙中山将他“让”给了厦大。有趣的是,促成林文庆出任厦大校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的夫人殷碧霞老家就在鼓浪屿,殷碧霞的家族出了许多名人,其中包括钢琴家殷承宗。

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林文庆因为推崇孔孟之道而被刻意淡忘。近些年,他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同,厦大最终从一个荒凉的演武场,演变成为一个庞大的学府,是林文庆打下巩固而健全的基础,这里指的不只是厦大独具特色的校园分布雏形,还在于厦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厦大刚成立时,只有师范和商学两部,在林文庆的苦心经营下,到1930年,设立了文、理、法、教育、商五学院21个系,其中,还有天文系,并建成了一所天文气象台。在当时的私立学校中,厦大名列前茅。

林文庆对厦大做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组成一支全国一流的师资队伍,他们大多是留学欧美的。当时,在厦大云集了一批中国著名学者,包括鲁迅、林语堂等。北大国学院解散,林文庆就把国学院院长沈兼士聘到厦大做国学院院长。不仅如此,美国人、动物学家莱德等一些外国学者也投奔厦大。到1926年,厦大声誉日隆,人们形容说,在军阀气焰高涨的背景下,厦大却稍露曙光,“全中国都在注视厦大”。政府见其成绩优异,每年特别拨给津贴九万元,据说,这在当时中国私立大学中是最高的。

1937年7月,私立厦门大学收归国立,正式改为国立厦门大学。7月末,林文庆移交完毕,返回新加坡。他在厦大呆了16年,这时,他已是个68岁的老人。

范爱农是什么样的人品,范爱农简介资料(3)

3号男神:林文庆

4号男神:萨本栋

国立厦大第一任校长

萨本栋(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毕业于清华,在厦大八年,他被称为厦大最牛校长——他遇到的办学艰难无人能比。

1937年,36岁的萨本栋在抗战炮声中从清华来到厦大,为了躲避战火,他制定周密计划,将厦大较为完整地迁往千里之外的山城——长汀。此后,萨本栋逐步扩大校园,最后几乎占据了半个长汀城。

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是,当时长汀连电灯都没有,萨本栋拆了学校分配给他的汽车,把发动机加以改造,让学校用上电灯。现在看来,萨本栋从一开始就努力把清华的一些好传统,移植到厦大。他坚持了两项措施:聘请学有专长的人来厦大任教,要求著名教授担任基础教学。据统计,长汀时期厦大的51名教授中,有47位来自清华。大名鼎鼎的傅鹰当时在厦大教化学,萨本栋也为一年级工科学生讲授微积分和普通物理。后来,这些教材编成书,被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用作教科书,这也是第一位中国科学家编写的自然科学著作被外国高校所采用。

萨本栋强调应用科学对国家的重要性。他竭尽全力办起了土木、机电、航空系。长汀时期厦大的工科毕业生总数达400多人,他们中很多人到了台湾。60年代,台湾机电部门大多数主管都来自厦大。

到厦大之前,萨本栋是清华的网球高手,体格强壮,腰杆挺拔。但到了1943年,他已是“面色苍白,弯腰驼背,拄着拐杖”,他患了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他为厦大耗费了所有精力“拐杖掉到地上,他已经不能俯身拾起它”,病情严重得卧床不起时,他就让学生到他的床前听讲。

1949年,萨本栋因患胃癌在美国去世,时年47岁。据他的遗嘱,他的身体解剖了供治癌研究。医生们发现,他的胃都是癌细胞,他的脑比平常人重了三百克。他的骨灰最后留在他尽了十二分力的厦大校园里。至今,厦大长汀时期的学生谈起他时仍会热泪盈眶。

范爱农是什么样的人品,范爱农简介资料(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