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四川卫视《诗歌之王》的竞演中,赵子琪与杨立新导师战队间的讨教对决,实力选手强强比拼,让导师异常纠结,更有助阵老师现场教授“组间讨教”获胜方法。
今天就结合第七期节目给所有的诗歌爱好者透露几个朗诵小技巧。
博览群书
赵子琪导师战队的李婧,曾深受阅读障碍的困扰,所以在赛前她反复的读陌生的稿件,既为了消除在比赛中的紧张感,也为了增强自身对陌生作品的适应感。
李婧和刘佳抽中了一篇爱国诗歌作品《中国话》,他们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朗诵,展现了对中华文化的骄傲与自豪。曾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的李琦,作为助阵嘉宾给予他们高度评价,“你们把这部刚拿到手的作品诠释得很完美”。
技巧一:大量的阅读为朗诵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为朗诵技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艺术来源于生活
警花陈姝余和重量级选手许晋墉抽中了清代林嗣环的散文《口技》,在口技传承人海洋老师的默契配合下,真实还原了“原京中有善口技者”当时的场景。
杨立新导师指出:“在朗诵描叙性语句的时候,你想要听着有想象,读者本身就应该有形象。
如果你对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各种声音都有很强的敏锐性,在朗诵的过程中就会占一些优势。李琦老师一针见血的评价许晋墉,“你在朗诵时不停的使用肢体动作,这不是在朗诵诗歌而是在表演诗歌,离朗诵还有一段距离”。
技巧二: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为朗诵添砖加瓦。
作品内涵
徐涛导师不止一次在节目中提及内容对于朗诵的重要性!在学员朗诵《丰碑》的过程中,徐涛导师就指出:“红军两个字本身就是一首史诗,所以我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多的关注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可能比表面上的技巧还要重要”。
技巧三:只有倾注更多的精力去挖掘内容背后的深层含义,朗诵的作品才能更富感染力!
齐心合力
厉家兵和耶尔凡两位帅小伙,朗诵了一首很有情怀的作品《丰碑》节选。两位声情并茂的演绎,带我们一同重温了红军在长征艰苦岁月中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故事。
他们动情的演绎感动了“新好男人”杨乃文老师,可李琦老师却对此持有相反的意见,“家兵在朗诵的过程中情绪一直往前冒,幸亏站在旁边的耶尔凡把情绪给拽住了"。
面临这种即兴朗诵,两个人一定要学会如何给对方“抛砖引玉”,更要考虑到对方朗诵的节奏。只有在两个人紧密的配合下,《丰碑》这部作品的沉重性和冷凝的效果才会凸显出来。
技巧四:朗诵都需要和音乐、动效或者合作的选手有紧密的配合,才能算是完美的演绎。
以上就是这期节目中我们所能学到的朗诵小技巧,你都学会了吗?
朗诵技巧是一位合格诵读者应当具备的基础条件,而在“竞赛类”的朗诵节目中,除了运用上述的4个技巧之外,有时运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小小因素。
经过了四个回合的比拼,直通半决赛的名单也已出炉。
下一期节目中待定的八位学员将为大家奉上更加激烈和紧张的抢位赛,到底哪两位能获得最后两个晋级全国十强的名额?敬请关注周六晚20:30,《诗歌之王》第二季第八期,把诗读给你听!